10个中就有2个!孩子受过不同程度性侵:马伊琍呼吁性教育,支持

文 |亲子心理师徐婧英

这两天,演员马伊琍在微博呼吁各方加强对孩子的性教育:

“鉴于越来越多儿童性侵案件的曝光,在呼吁司法加大力度严惩震慑恶魔的同时,除了希望学校加强青春期性教育的,最迫切的,是父母对孩子早期性教育的启蒙”。

马伊琍说,“女儿爱马第一次认真问我这个问题是7岁。作为过来人,我太知道那个“爸爸拿出一颗精子,妈妈拿出一颗卵子放在一起就变成了你”的说法,在现代极具批判思维的孩子面前,根本就说不通!必须原原本本告诉孩子们孕育是怎么回事......”。

网友对此表示赞同:

@一只瓶:性教育不是羞耻,而是每个人必须知道的知识

@無某欣:的确,有的东西越藏着掖着,孩子的好奇心就越大。倒不如直接明了地告诉她,让她了解自己。这个社会不应该谈性色变。

@吃瓜没有圈:我记得我小时候问我爸妈 ,我哪里来的,他们什么答案都有,还有说厕所捡来。你嫌x教育太早,却不知罪犯不嫌孩子太小 ​,我觉得家长不要因为孩子太小,就不让接触这方面的知识,可当有一天这种事真的不幸发生在她、他们身上,就真的不好了。

父母、老师等让让孩子信赖的人,给予孩子的、能听得懂的性教育,才是最好的、最有益的性教育。

权威调查显示,约有20%的孩子,受到不同程度的性侵

家有儿女,相信这个数字让你心惊肉跳,坐立不安。

虽然性侵的原因各不相同、程度并不一样,但是,缺乏性教育,不懂得保护自己、拒绝他人是主要原因。

有网友说,“在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的身边关于性的一切都是避讳的。哪怕是关于防性侵,哪怕是关于安全,只要关于性的,都是不可言说的。”

也有的说,“小时候,父母连例假都不说的,到五年级,同学才一起聊聊,第一次来例假觉得很恐怖,搞得连课都上不好。”

前几天,13岁男孩奸杀10岁女孩后抛尸上了热搜,据说,男孩女孩不仅认识,还是堂兄妹。

因为认识,女孩就对男孩不设防,导致悲惨下场,“不要嫌性教育太早,坏人才不会嫌你的孩子太小”,越早告诉孩子,“背心短裤覆盖的地方,绝对不许外人看和摸”,越有利从小形成自我保护意识,任何情况下,如果别人做了让自己不舒服的事情,可以坚决说“不”!

正确对待性教育,需要全社会思考,找到最合适的方法:

你对性教育的态度,决定了孩子对性的态度

马伊琍说:“当孩子问你xing器官和怀孕过程的时候,请记得,你诉说的态度,决定了孩子看待这件事的态度。越自然,越真诚,越不加隐瞒,孩子的好奇心越小。

只有在父母这里得到准确、满意、无须质疑的答案后,孩子才不会背地里寻根探底,甚至偷尝禁果。父母如果吞吞吐吐,哪怕表示出一点羞耻感,孩子都会觉得,这是个难以启齿的秘密,越激发其偷偷摸摸寻求强大的网络。

其实,孩子对某些父母认为尴尬的问题的了解是空白,远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复杂。

一个老师说,”我以前是生物老师,关于xing这节课,有的老师选择不讲,但是,我还是讲了,本来以为学生会起哄,问一些尴尬的问题,结果没有。”

如果,父母、老师从内心认为,性教育是孩子人生的必修课,像语文、数学一样需要学习,那么,孩子也会这样认为,会正常、自然、不带疑惑地接纳这门课,学习相关知识,学会保护自己。

性教育:不问不答,有问必答

孩子问到的关于xing的问题,要做到有问必答,不问的时候,不必过早讲给孩子,过早也会引起孩子的怀疑,明明没有这方面的想法,家长却特意强调,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不正常。

回答要符合孩子年龄和认知

比如,几岁的小朋友孩问自己是从哪里来的,父母不妨和孩子一起阅读相关绘本,像学习其它知识一样,从绘本中学,像马伊琍给7岁的女儿讲这个问题时,就用了绘本,让孩子知道,自己能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是第一名,生动形象的语言,既解决了孩子的问题,又让孩子感到了自信。

问什么答什么,不回答会唤起孩子超越年龄的探索

孩子问“自己从哪里来的”,就只回答这个问题,没问到月经、遗精等问题,就不用说太多,过多的回答,会唤起孩子超越年龄的探索,给孩子带来困扰。

一个网友说,“从没受过性教育,到了青春期,初中男生都看黄片”。好多孩子对于xing的启蒙和探索,是靠看一些不健康的内容来完成的。

性教育:用科学的语言名词来回答孩子

有的家长忌讳xing的相关内容,说起来扭扭捏捏,内容也吞吞吐吐,让孩子感觉xing很肮脏、猥琐。其实,大可不必这样,不妨用科学的专用名词讲给孩子听,从而让孩子觉得xing很健康、正常、美好。

性教育:减少与传统文化的冲突

我们中国人对于xing,是相对保守的,xing开放、xing自由,不符合我们的传统文化和观念,和孩子谈xing的时候,也要适当渗透这样的xing价值观,让孩子避免与传统文化冲突。


亲子心理师徐婧英:国家二级心理师 今日头条签约作者 更多育儿干货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