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我三分钟,给你讲一段回家的故事

你还记得自己离家多久了吗?

1小时?

一周?

一年?

有这样一群人

从离家到归家这条路

他们走了一生

有的人却没能走回来

在归家的漫漫长路上

有这样一位山东老人

流落台湾七十载

手捧200多名

台湾老兵的骨灰坛送回家

他叫高秉涵

01 梦也他乡 醒也他乡

高秉涵出生于山东菏泽

13岁那年

母亲决定送他去南京读书

谁知竟成了永别

犹记得当年告别时

自己只顾低头啃石榴

错过了那最后一眼

于是之后的七十年里

他便再也没吃过石榴

1948年离家前夕与母亲最后一次合照

到南京不久

学校就解散了

13岁的高秉涵跟着人群流浪

6个月穿越6个省份

杵着一根木棍

走了1000多里路

挤上了由厦门开往金门的班船

辗转来到台湾

只身一人流落他乡

贫孤无依并没有磨灭他的斗志

自立更生之余

他坚持读书

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中法官

1979年

高秉涵终于能给家乡的亲人写信

然而收到回信的第一句话

却是母亲于1978年去世的消息

在这之后

母亲和故乡在高秉涵心中

凝结成了“乡愁”的符号

高秉涵曾托人带3公斤家乡的泥土

分给在台湾的同乡人

而自己分到的两汤匙泥土

一份放进银行保险箱

另一份混合七杯水喝进了肚子里

1991年

他终于回到了故乡

遇见多年不见的堂叔

他说找高春生(春生是他的小名)

老人家说“高春生早就死在外地了”

相认的瞬间两位老人又哭又笑

1991年高秉涵首次返乡探亲

阿里山上观夕阳

春也凄凉

秋也凄凉

淡水河畔归舟望

去也断肠

回也断肠

天涯海角路茫茫

早也感伤

晚也感伤

每逢夜半檐雨声

梦也他乡

醒也他乡

这是高秉涵写的一首《乡愁》小诗

1991年第一次返乡以后

他每年至少回乡两次

往返于大陆和台湾之间

几乎成为他的习惯

02 与骨灰坛的不解之缘

当年一同赴台的人很多

高秉涵因为年龄最小

不少老兵的嘱托他

如果有一天你能够回家,

请把我的骨灰带回去,

撒在我家的麦田里

老兵们的嘱托被高秉涵当成了使命

为了完成老兵们的遗愿

30多年来

他一趟又一趟

往返于台湾和大陆之间

八十斤的瘦弱身躯

抱着一坛又一坛的骨灰

将近200位老兵“送回”各自故乡

最远的送到了新疆

安抚了一个又一个思乡的游魂

高秉涵准备带老兵李乃信的骨灰回乡

他亲切地称每一个老兵为“老哥”

每次领取老兵骨灰后

他都会把骨灰坛暂厝在自家地下室

以致周围邻居还以为他不做律师

改行做法师了

有一次他到花莲军人公墓

办理骨灰迁移手续

正好碰上台风天气

风雨大作交通中断

他只好抱着骨灰坛

在公墓旁的小亭子里待了一整晚

隔天才下山

高秉涵将骨灰交给老兵后人时,向老哥说再见

半个月前

台湾某医院联系高秉涵

称有一位朱姓老人已经到了弥留之际

希望高秉涵能前去探望

高秉涵赶到医院时

老人已经不能说话了

但一双眼睛却紧紧盯着高秉涵

高秉涵走到床前

在老人耳边承诺

朱大哥,你放心,我一定带你回家

话音未落

病床上的老人已泪流满面

最后缓缓合上了双眼

高秉涵说自己这一生

已不能对父母尽孝

现在通过送老兵魂归故里

为大家尽绵薄之力

若父母有知

也能含笑九泉

03 回报桑梓

退伍后高秉翰成为律师

他勤勉敬业

获得马英九为他颁发的

“杰出律师服务奖”

他的名片背面一直印有山东地图

标出济南、青岛与菏泽所在方位

高秉涵名片背面

他为孙女取名为高佑菏

让儿孙们不可忘本

高佑菏学生证

他为故乡搭桥铺路

为家乡学校捐款捐书

拿出33万元爱心奖金

捐赠盲哑学童教育

他公开发声反对“台独”

被央视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他常寄语自己的儿孙

以后要常回菏泽看看

为家乡多做贡献

因为那里才是根

正如他常说的

娘在时

娘就是家

娘不在时

故乡就是娘

故乡就是家

我爱故乡

如同我爱娘亲

• end •

供稿:菏泽市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