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吗?

2020年的元旦佳节如期而至,作为公历年的新年,元旦被人们赋予了大量吉祥如意的含义。

现在法律规定元旦是公历年1月1日,看似与我国传统历法沾不上边,我们是否可以就此认定,元旦并非我国传统节日呢?

事实并非如此,我国古代文献对元旦早有记载。《晋书》记载:“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看来,元旦甚至可以追溯到上古三皇五帝之时。宋代吴自牧《梦粱录》也说过:“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可见,元旦这个节日,自古便已经存在,并不是现在人从国外引进的洋节日。

元旦作为中国传统节日,历来指的是正月初一。而“正月”一词,在汉武帝之后才得以统一,规定为春季一月,并一直沿用到清末民初。汉武帝之前,每个朝代对“正月”的定义都不一样。夏朝以春季一月为正月,商朝以冬季为十二月为正月,周朝以冬季十一月也正月,秦朝则以冬季十月为正月。

可以看到,在中国古代,元旦佳节的具体日期也是经历了不少变化,但仍以中国传统历法纪年。

到了1912年,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国民政府开始采用公历,以“民国”纪年,规定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未写入法律,公众并不承认,仍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将“元旦节”规定为公历1月1日。自此,现代意义上的元旦就此形成。

虽然元旦纪年历法已经发生改变,但传统的农历新年并未被人们遗忘,被公众改称为春节。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公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种跨年活动也越来越丰富。从各大媒体举办跨年晚会,到亲朋好友相聚交流,各式各样的跨年活动反应了公众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新年新气象,汤圆在这里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