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魚有三吃,和卓有三用,浩罕國君王靠好算計,把和卓利用到極致


和卓是中亞地區的一種宗教領袖,它不同於正歸的教團領袖,和卓們沒有經過嚴格的宗教學術訓練,但卻在信徒信口儼然是真神化身,帖木兒的不肖子孫甚至在某個和卓面前自稱不如狗。和卓們也一度是中亞和新疆最大的封建領主(沒有之一),但有一個國家就是靠著和卓們的犧牲發揚壯大起來,這個國家就是浩罕。


浩罕國的君王最初叫做伯克,在乾隆皇帝眼裡和新疆各城鎮的阿奇木伯克沒啥區別,浩罕國君王額爾德尼也只好承認這個事實。浩罕國能做大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國君們真的敢拿自己國內的和卓開刀,一點也不把和卓們的能力放在心上。和卓們自稱可以讓死人復生,可以漂浮在空氣和水上,第一個在浩罕國稱汗的愛裡木(1799—1811)就不信邪。他當眾讓這些和卓表演,是最嚴苛的魔術考官,和卓們的表演稍有差錯,比如從水池上的繩子上掉下來,他就立馬讓手下亂石打死。由於他的較真, 浩罕國國內的和卓們只能承認他宗教最高權威的地位。愛裡木還把國內的托缽僧都抓起來(托缽僧的洗腦能力也很強,馬穆魯克、奧斯曼禁衛軍、波斯紅帽軍都在很長時間內是他們的信徒,他們也是和卓們信仰的基礎),全部送到沙漠裡喂駱駝。



這種簡單粗暴的做法遭到了僧侶勢力的抵制,愛裡木在1811年被刺殺。接替他即位的愛馬爾就聰明的多,他聯合了遜尼派勢力,在國內大肆興建正歸宗教學校,還利用自己的妹夫馬蘇木罕和卓(也是費爾干納一帶最大的和卓)穩住了局勢。最後他又卸磨殺驢放逐了妹夫,清除了國內的和卓勢力。




也正是因為浩罕國國內通過打擊和卓統一了思想,他們才能對塔什干和卓政權進行遠征。塔什干有十萬人口,是中亞最大的貿易中心之一,每年有16000多頭駱駝運來價值458萬盧布的貨物,僅僅是抽頭就能給浩罕國君王帶來至少15萬盧布的收益。



浩罕國最重要的白銀來源就是新疆,浩罕國君主一魚三吃,還想到了用新疆和卓牟利的辦法。儘管愛瑪爾等浩罕國君主對張格爾一百二十個看不起,私下裡吐槽大和卓的孫子是“無賴”“歹徒”,但他們卻用張格爾鬧出了大新聞。先是愛瑪爾聲稱自己國內沒有阿帕克和卓的後裔,然後卻故意讓張格爾在清朝使者眼前晃悠,希望藉此讓清朝同意他到新疆境內徵收商稅。清朝自然不答應,浩罕國就乾脆支持張格爾進行叛亂,浩罕國軍隊直接開進了喀什。安集延的騎兵,浩罕城內狂熱的宗教學生,甚至中亞大量阿帕克和卓的腦殘粉(大小和卓出身的阿帕克和卓確實是瑪哈圖木阿雜木的後人,在新疆和中亞有見和卓一面兩世享福的傳說)都跟著張格爾來到新疆作亂,浩罕君王邁賣底裡還親自帶部隊來到新疆。張格爾失敗後,浩罕國又找到了張格爾幾乎要討飯的兄長玉素甫,讓他繼續到新疆作亂。



打擊國內的和卓樹立權威、吞併和卓的地盤,最後浩罕國還用新疆和卓的後裔和清朝討價還價,浩罕國君主們算計和卓們的價值確實是高手。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冷兵器研究所繫頭條號簽約作者。主編原廓、作者李從嘉,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