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世界打交道,不迟到,是你能拥有的低成本的靠谱度

都知道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才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资产,因为它不可再生。

在工作中经常迟到的人,一般都不会给人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因为别人的时间会因为你的迟到而浪费掉。

而一个准时的人,则会给人靠谱的印象,在很多职环境中,这也是评判一个人是否值得合作的标准之一。

早晨通勤的时候,总有那么几个人,掐着点打卡,或者干脆迟到1、2分钟,等回到座位上时,又要为迟到扣全勤奖而懊悔不已,有的还在不断抱怨早高峰出行遇到的堵车,或是大雨天出行困难。等到真正开始工作,进入状态时,又快开始讨论午饭吃什么了,紧接着开始午休,在开始下午的工作,如果不加班的话,下班会准时打卡回家,一天工作效率不高,日复一日如此,还在问时间都去哪了?



而准时的人,不仅总是有充足的时间,而且在职场里很容易获得信任,更能赢得客户靠谱的感觉。

准时,是别人认可你最低成本的方式。

公司里公认的优秀员工,上班从不迟到,去客户公司开会,也是早到半小时,和任何人约会,也都会遭到一些。

在它还是实习生的时候,就是出了名的准时到达,无论发生什么情况,他总能提前到,做好准备,优雅到场。

所以,从他进入公司到现在,是升值最快的,不到1年时间,已经从校招海选,一路青云直上,现任小组长,目前在内部评选经理的位置。


也有人说,考勤准时到,我能理解,因为有全勤奖的激励。为什么和任何人约会都要早点到呢?万一那个人到的晚了些,我在那里傻等,岂不是很吃亏?迟到总比不到好,最起码我到了。

大家都听过这么一则故事吧。

讲的是一位年轻人希望何老叟学习治国治理,老叟让他明早清晨到到桥边相约传授知识。不想等年轻人到了桥边,发现老叟早已到达,责怪年轻人到的太晚,转身就走了,并说第二天再来。

到了第二天,年轻人比昨天还要早到早两个时辰,天还未亮,又看到老叟在那边等他,心中很是懊恼;决心再试一次,相约明天再见。

第三天,年轻人翻来覆去睡不着觉,想着这件事,越想越睡不着,便翻身起床,直径向桥边走去,刚坐下一会儿,想着今天我终于是到了最早的那个,就听见老人拄着拐杖慢悠悠地向桥边走去;两人相见,老人给年轻人传授了知识,使其成为国家将相之才。

说到这里,又会有人说:路上的堵车,雨天甚至是晚起,都会成为迟到的不可控因素,难道不迟到人有什么好方法,保准准时吗?


对时间的把控感,是不迟到的根源——时间冗余。

假如在上班的路上,你乘坐公交车,它的票价是最便宜的,但在时间上却是最难把控的;无法预计到它会堵车,或者下大雨,又或者,这趟车暂时不运营了,而你到了车站上才知道。

乘坐地铁上班,会快很多,每趟车都是按点到达站台,但是乘客实在是太多了,在高峰期,往往是多努力挤上去也是相对困难的。

那么自己开车,或者打车呢?空间舒适,速度也挺快,却仍旧避免不了和乘坐公交车一样的路途尴尬。


每一次不迟到,背后都有一套卓越的时间规划,和对现状的把控能力。

比别人早到的时间,可以用来整理衣装,始终优雅从容出场;也可以用来整理PPT汇报的思路,多加熟悉练习,不至于在公众场合发言时紧张的说不出话来。

几乎不迟到,是泛泛的词汇,经常准时的人,才是职场里公认的“靠谱”的人。#情感写作小能手# #心晴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