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我們再也回不去的地方

鐵嶺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沒有謝廣坤。by草莓東路

這是羅大佑的《鹿港小鎮》在網易雲音樂下面的評論,類似的還有:

山東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沒有挖掘機。by小米_Mino

東莞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沒有大保健。by你走吧再也別回來

貴州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鄉沒有老乾媽。by孟少戚

諸如此類的評論還有很多,都是對歌詞裡"臺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的花式調侃。我不記得是否也曾寫下"洛陽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沒有牡丹花"這樣的話。

羅大佑自己並沒有去過鹿港小鎮,他同來自鹿港的洗車工小夥子交談後得到了創作這首歌的靈感。

隨著時間推移,出生於臺北的羅大佑一定看到太多關於這座城市的變化,我想鹿港或許代表了他兒時記憶裡臺北的樣子,

街道,漁村,小雜貨店,媽祖廟,

清晨,黃昏,霓虹燈下,文明裡,

離家的年輕人來到大城市打拼,再想要回去卻不可能了。

因為家鄉紅磚綠瓦的老房子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砌上了水泥牆高樓大廈,或許只有留下幾塊牌匾能證明曾經的一切。

子子孫孫永寶用

世世代代傳香火

巧合的是羅大佑作詞的另一首歌《一樣的月光》裡也有關於臺北的描寫:

什麼時候蛙鳴蟬聲都成了記憶,

什麼時候家鄉變得如此的擁擠,

高樓大廈到處聳立,

七彩霓虹,把夜空染得如此的俗氣,

一樣的月光,一樣的照著新店溪,

新店溪,這條臺北重要的淡水溪流,見證著臺北的發展。

同樣謝廣坤,挖掘機,老乾媽和大保健也同樣見證著每座城市的發展。

故鄉還是那個故鄉,

故鄉已不是原來那個故鄉,

我們再也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