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筆錢買一隻股票,留作退休後的養老錢,你看如何?

夏之風998


用一筆錢買一隻股票,留作退休後的養老錢,你看如何?

自1990年末隨著深交所和上交所的試營業,標誌著我國證券市場的開端,風風雨雨至今已經走過了30年;我們的股票資本市場也由當初的不理智、不成熟,達到了今天的相對穩定和漸趨成熟。用一筆錢買一隻股票,留作退休後的養老錢,這個想法怎麼樣呢?有沒有具體的可操作性?筆者的基本觀點是“可行的”,至於理由,我談三點:

首先、我國《證券法》於2019年12月28日第二次修訂,於2020年3月1日起施行,標誌著我國股市進入漸趨成熟的法治軌道。註冊制全面推行、分步實施,提高證券違法違規成本、完善投資者保護制度等重磅內容入法,也將中國資本市場帶入新週期。新《證券法》最為核心也最受市場關注的內容,莫過於“按照全面推行註冊制的基本定位規定證券發行制度,不再規定核准制”。新《證券法》最讓小散股民受益的地方,就是第二百二十條規定:違反本法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和繳納罰款、罰金、違法所得,違法行為人的財產不足以支付的,優先用於承擔民事賠償責任。這也就是說,股民的基本權益優先保護!

其次、上市公司按期派發股票紅利有了法律依據,拒不執行的,除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外,還要強制執行。新《證券法》第九十一條規定:上市公司應當在章程中明確分配現金股利的具體安排和決策程序,依法保障股東的資產收益權;上市公司當年稅後利潤,在彌補虧損及提取法定公積金後有盈餘的,應當按照公司章程的規定分配現金股利。據《證券日報》數據統計,從2007年上市至2017年10年間,A股“石化雙雄”之一——中國石油(601857)連續11年現金分紅4586億元,累計實施分紅21次;即便受國際油價大跌影響,利潤大跌的那幾年,中國石油也未缺席現金分紅!



再者、“用一筆錢買一隻股票,留作退休後的養老錢”,需要堅守價值投資理念,精選適合的股票長期持有,而不是頻繁操作。一般進入股市炒股,都會遇到風險提示“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炒股實際上就是一種風險投資理財,高收益伴隨著高風險,這是鐵律法則;有著賭徒心理、夢想著“撈一把”就走的人,勸你最好還是別進股市,因為通常情況下,你是撈不到那一把的,反而被套牢的幾率會更大,“十人炒股九人虧”就是說的這種人。有投資股票理財的打算,就必須先做好充分的準備,最起碼這三點要做到:①具備一些系統的股票常識;②自己的一些閒散資金;③擁有一定的心理承受力。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就目前的我國股票市場來說,“用一筆錢買一隻股票,留作退休後的養老錢”,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關鍵是:擁有一定的閒散資金,具備一定的炒股常識,丟棄不切實際的賭徒思維,堅持長期的價值投資理念!


自在人生wub


用錢買股票養老是有風險的。股票市場瞬息萬變,不可預見的因素太多,做好股票買賣需要有相當的專業知識和耐心才行,不太適合沒有股票經驗的老年人來做。

做股票賺錢的比例不高,大概只有20%的人賺錢,其它80%不是賠錢就是持平。因為沒有其它人往股票市場注資,市場裡的錢全是股票投資人,俗稱炒股人的錢。這些錢還得支付股票交易所的費用,給裡邊的工作人員開工資。所以股民掙錢就是掙其他股民的錢,股票市場的錢不會增加,除非有更多的投資進入。

這種賺錢的方式值得慎重考慮。首先要有心理準備,那就是可能會把本金賠掉,使這筆養老錢打了水漂。不然,期望值太高,真的賠了錢可能在心理上難以承受。再就是投資股票的錢最好只是個人財富的一部分,最好低於個人總財富的50%,不能把全部可支配資金都投到股市。最後,這種投資必須是中長期的,要耐住性子。有耐心,又有錢的人在股市賺錢的機率要高的多。

要對股市的本質有所認識後才能決定是否進入。而且還要學習一點股票常識、簡單的操作程序和基本操作技能。千萬不要認為買股票一定會賺錢,股票市場遍地是黃金。

最後,再說一句大家都說的話:股票有風險,入市須謹慎。


常去海邊散步的人


自找苦吃。用一筆錢買一隻股票,留作退休後的養老金,這是一廂情願自找苦吃。

退休養老理財首先考慮的是穩定。到了退休年齡,為了有一個幸福的養老生活,經濟上必須要以穩定的收益為主,用一筆錢買一隻股票,這是高風險投資,賺錢盈利了還好,股票的高風險是難以保證一定會賺錢的,並且出現虧錢的概率更大,直接影響退休後的生活質量。

退休養老理財可以選擇保本性質的基金。現在通貨膨脹錢不值錢,退休了手上的錢不夠花,尋找穩妥的理財方式,讓其增值。根據手上的資金狀況,進行全面的統籌安排,需要隨時隨地用的錢,選傳統的銀行存款方式,暫時不用的錢,可以購買國債,保本基金等,增加理財收入,確保退休後幸福生活有穩定的經濟來源,切不可冒險投資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