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兰盆节,守望另一个世界的亲人

盂兰盆节,是指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的节日,也称盂兰盆会、中元节。一定意义上,中元节归属道教,盂兰盆节归属佛教。有些地方俗称该节日为鬼节、施孤,或亡人节、七月半等。

盂兰盆节在日本的地位

在日本,“盂兰盆节”是仅次于元旦的盛大节假日,现在一般在阳历8月15日前后。每到盂兰盆节时,日本全国都放长假,人们纷纷返回故乡祭奠祖先,并和家人团聚。

盂兰盆节的由来

“盂兰盆”本为梵语,意为“解救倒悬”。相传佛祖释迦牟尼的弟子目连见到自己的母亲在地狱受苦,像倒挂在空中那样遭罪,不吃不喝做了饿鬼,就用钵头盛饭喂他母亲。但是食物还未入口就已化为炭火,佛祖告诉目连,必须在每年的七月十五将百味五果放在盆中,供养十方鬼灵,超度众饿鬼,他的母亲才能得到解救。目连一切照办,才把母亲救出地狱,他自己也成为地藏王的护法神。此后在佛教中就逐渐演变为,佛教在这一天要供奉佛祖,举办盂兰盆会来祭祀鬼神。

盂兰盆节的历史

尽管盂兰盆节是在飞鸟时代从中国传入日本的,但如今在中国虽然还举办盂兰盆法会。但民间已经没有相关活动,国人甚至直接把盂兰盆节当成了日本的节日。而在日本,盂兰盆节日期间,家家都设魂龛,点燃迎魂火和送魂火,祭奠祖先,现在一般在阳历的8月13日前后迎接祖先的灵魂,和活人一起生活4天,16日以送魂火的方式把祖先的灵魂送回阴间。

盂兰盆舞

盂兰盆节少不了的是盂兰盆舞。这本来是表达了离开地狱的人们的喜悦,现在已经变成了具有各地特征的民间舞蹈了。在夏天的夜晚,合着大鼓的鼓声,全村的人围成大圆圈跳舞,是这个时期在日本各地都能够见得到的风景画。

盂兰盆节忌讳

在盂兰盆节期间,要在供桌摆上“精进料理”,即素斋。家人们也要一日三餐吃素斋。盂兰盆节供桌上的供品很有讲究,首先,要避开大鱼大肉等腥物。其次,食物要准备成可以直接入口食用的状态。

盂兰盆节的准备以及基本活动

盂兰盆节是将先祖们的灵魂迎接到自己家中,供奉他们以示感谢。不同宗教装饰佛龛、迎灵、送灵的方式都不同。

一般常见的祭品如下

1.点心等可以放入盒子中的食物

祭品可以是布丁、羊羹等,从盒子中取出就可供奉的食物,也可以是小包的饼干、仙贝等可以一口吃下的食物。

2.水果

如果准备的是葡萄等食物的话,需要将它洗干净放入小碟子中。而如果是梨或者苹果的话,需要削皮儿。

3.上面讲过的素面

当然,也有人习惯供奉西瓜等夏季的时令瓜果蔬菜。而在供奉时,虽然信奉的宗教不同,但是基本上,佛龛前点灯、上香、供奉鲜花和祭品却是基本常识。一般而言,供奉的这些内容被称为五供。

4.线香

到达觉悟世界的修行中,一定得让祖先感受到线香燃烧时的感受。进行法事时多用抹香,而平时多使用长长的线香。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线香不能用嘴吹灭,而应该用手轻轻扇灭。

5.鲜花

供奉一些故去的先祖最喜欢的花朵或者是会让先祖们十分欣慰的野花,花朵需要经常换水以防枯萎。

6.灯烛

照亮佛像,其灯烛的亮度也象征着神明的智慧。而且这蜡烛静静燃烧直至燃尽为止的样子也象征了人世无常。

7.净水

每天供奉纯净之水,也意味着净化参拜之人的内心,因此每天都要更换新鲜的水。

8.饮食

每天都要在佛龛之前供奉食物。食物不必太精细,准备自家每天都吃的食物即可。但是在故人的忌辰以及做法事的时候,应该供奉灵供膳。灵供膳是三菜一汤的素斋,应该避开鱼肉等荤腥食物,注意供奉的时候应该是可以食用的状态,千万不可以供奉不新鲜的食物。

9.迎魂火与送魂火

在8月13日傍晚时分,需要在佛龛或者祭坛(亡灵棚)之前,点燃盂兰盆节灯笼。在玄关外或者庭院中焚烧麻杆。这是为了让祖先的亡灵能够找到回家的路,而特意点燃的迎魂火。

而近些年来,日本人的居住环境发生了变化,人们渐渐倾向于公寓或者高楼大厦。因此常以佛像前放置盂兰盆节灯笼代替迎魂火。

除此之外,在盂兰盆节期间,日本各地多举办庆典祭祀活动。许多人聚在一起手舞足蹈。对于日本人来说,盂兰盆节是他们向子女们展示如何表达对祖先的感谢。让孩子们了解“正因为有祖先才有了现在的我”的最佳时机。

时代虽然在改变,但是日本人对于盂兰盆节,对于祖先的感恩之心却从来没有改变。

.每日一本料

挖掘日本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