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康熙年間,在安徽的桐城當地有張、吳兩家人比鄰而居,他們的宅子中間有條供人往來出入使用的巷子。
有一年,不知道是出於什麼原因,吳家人想要拓寬自家的宅地,這樣的話就需要佔用到屋旁的巷子。張家人認為這巷子是公共用地,你吳家人憑什麼佔用?於是強烈反對,就這樣,兩家人吵了起來,兩副誰也不怕誰的樣子。最後,雙方爭執不下,甚至鬧到了當地縣衙。縣官考慮到兩家人都是當地的名門望族,明哲保身,於是也不敢輕易了斷。
事情就這樣拖著,一直得不到解決。但畢竟是覺得自家的利益受損,張家人越想越氣,最後一氣之下,就寫了一封信給張英,希望他能出面擺平一下。
張英
那張英是誰呢?張英是清代名臣張廷玉的父親,他本身也是當官的,不僅是京官,而且還當得很大,是名副其實的大官。有多大呢?張英的官最大的時候做到了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清代的文華殿大學士主要負責輔助皇帝管理政務,統轄百官,是正一品,禮部尚書是禮部的最高行政長官,相當於現在的外交部部長兼宣傳部部長、教育部部長和文化部長,是從一品。
很明顯,張家人寫信給張英,是把張英當“四個二”來用,除了皇帝這個“王炸”,應該也沒什麼人能壓過張英了。再說張英是自家人,正常胳膊也不會往外拐。
張家人滿心歡喜,以為張英一出手,吳家兜著走,還有誰敢跟我鬥!
這邊張家人算盤打得正響,那邊張英收到信,打開一看就笑了,旋即提筆寫了一封回信。張英畢竟是讀書人,他在信中委婉地寫了一首詩:
一紙書來只為牆,
讓他三尺又何妨?
萬里長城今猶在,
不見當年秦始皇。
可能是張家人的理解能力比較強,看完信後,不僅醍醐灌頂,怒氣全消,還破天荒地把自家的圍牆往後撤了三尺。
吳家人一看傻眼了,你張家人咋回事啊,不是應該接著跟我爭嗎?怎麼不按套路出牌,不僅不爭了,還往後退了三尺?吳家人在風中凌亂了一會兒,然後想明白了,你張家人這是在玩謙讓啊(其實是吳家深受感動),玩謙讓我可不能輸,於是吳家人也把自家的圍牆往後撤了三尺,這樣的話,張、吳兩家宅地中間的巷子就一下子寬出六尺,“六尺巷”因此得名。
六尺巷
當地看熱鬧的老百姓估計也看懵了,你張、吳兩家人咋回事啊,不是吵架嗎?怎麼吵著吵著中間的巷子越吵越寬?
當然了,這個故事能流傳至今,我想,多半也是由於它很好的展示出了中國人自古以來獨有的謙讓一面,可能也正是因為如此,清末文人姚永概才會將這個故事寫進他的《舊聞隨筆》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