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家庭教育,我们可以这样做

文/育儿的那些事儿

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其具有早期性、连续性、权威性、感染性和及时性的特点,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所以,在当前家校共育的背景下,必须要提出有效可行的建议与方法,唤醒家长责任意识,提升家长教养素质,提高家庭教育有效性,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一、转变家长观念,提高对孩子教育的家庭意识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教育孩子就是学校的事情,家长只要坐收成效就可以了。曾经有家长跟我说“老师,我的孩子就交给你了,他不听话的话你打骂都行,只要帮我们教育好就可以了。”抱有这样想法的家长并不少,他们认为孩子学习上的事情就是学校的事情,家长并没有责任对孩子进行教育。现实中有些班主任反映对放假又爱又恨,特别是长假期,爱的是放假能让自己得到充分的休息放松,并为后面更好的工作储备精力,恨的是每次放完长假回来,一些原本在学校养成了的好习惯放假回来后又退化了,部分学生迟到打瞌睡的现象明显增加。可见,只有实现家庭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家校共同合作,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成长。家长是孩子的首任教师,孩子的性格、道德品质、三观的形成都离不开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熏陶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家长主题活动、推送家庭教育相关文章,帮助家长切实履行自己的家庭教育责任,注重营造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良好家庭教育氛围,落实教育行动,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实现家校共育的目标。

二、协助家长搭建与孩子沟通的平台

现实中有些家长却反映很想跟孩子沟通,但又不知道该怎么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听到家长抱怨孩子难管教、不听话,甚至与家长的想法背道而驰。当有问题发生时,孩子常常采取回避甚至说谎的态度把自己封闭起来,拒绝与家长沟通,拒绝让家长走进他们的世界、了解他们的想法、参与他们的生活,这严重影响了家庭教育的效果,家庭教育失去了其作用和意义。可见,学校帮助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实现多角度沟通,让家庭教育更好的与学校教育相配合,达到共同育人的目标任重道远。学校可以定期开展以“关爱父母”为主题的班会帮助父母在孩子心中建立正面形象;设立各种“同质家长互助成长小组”,为家长提供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策略,利用各种信息化手段,如微信、微博等,开拓与孩子的沟通渠道,使家庭教育发挥其该有的作用和影响。

三、降低“代沟”的影响,提升沟通的技巧

在课堂上,发现近八成的孩子反映与家长有代沟问题,小到生活穿衣,大到学业就业。比如,在看课外书的问题上,所有的家长都赞成孩子应该多看课外书,但究竟看什么类型的课外书,家长和孩子往往出现分歧。更多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看的是与学业有关的知识类课外书,而很多孩子却更愿意选择轻松有趣的书籍,他们觉得平时学业已经够辛苦了,看些娱乐的书籍无可厚非,但家长却认为那是浪费时间。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家长成长的环境与孩子成长的环境肯定不一样,两代人的价值观也会不同,要使家庭教育发挥有效作用就要降低“代沟”的影响,提升沟通的技巧。一位教育家曾说过:“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基本形式就是与孩子谈话。我深信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是在和父母的谈话中不知不觉地获得。”可见有效沟通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通过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不但能把家长的期望和关爱信号准确地传递给孩子,还能增加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密感,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家长与孩子沟通时应学会尊重孩子,在互信的基础上使用平等的语言,用孩子喜欢的方式、有效的方式而不是自认为对的方式进行沟通,从而达到教育的预期效果。学校可以定期开展亲子活动、推送沟通文章等,为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创设机会,培养家长沟通的能力,让沟通成为家庭教育顺利开展的有力助手。

四、帮助家长提升教养素质

家长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怀有对孩子一生的责任。孩子的很多行为都是从模仿开始,而家长就是他们最初的模仿对象。比如,家长一边玩手机打游戏,一边呵斥孩子去学习,孩子当然不愿意学习当父亲说:“你要好好学习,要考个好大学,不要像爸爸那样没出息,知道吗?”孩子就会想,你说你没出息,但看你每天玩手机打游戏挺开心的呀,没上大学也挺好的呀,为什么非要我努力读书呢?自然就不会安心学习了。可见,家长的观念和做法,以及对学校和老师的态度等都会对孩子的学习生活起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其一举一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家长必须要以身作则,真正做到言传身教。家长是孩子学习模仿的重要榜样,帮助家长提升教养素质的过程也是培养提高孩子综合素质的过程。学校可以通过邀请家庭教育专家开展“家庭教育沙龙”“家长持证上岗”等活动,结合家庭自身实际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传授科学的教育方式方法,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帮助家长提升教育水平。同时还可以加强对学校教师的专业教育培训,全面提高教师对家庭教育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协助家长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小编有话说: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通过他们可以看到家庭教育的“烙印”。一个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身心健康成长起积极作用,甚至影响孩子未来的整个人生。学校教育则是孩子成长的“助推剂”,孩子生活在集体中,通过与老师、同学的朝夕相处,构建了和谐的“小生态”,使孩子不仅掌握了知识技能,还懂得了为人处世,提升了道德修养。因此,在孩子的成长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把家庭教育提上与学校教育同等的地位,激发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实现真正的家校共育目标,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发展。

(本文由育儿的那些事儿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