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何去何从?个人理想之医改——人民群众篇


首先,本文只代表个人观点,非政府部门的意见,作者本人是医务工作者,也从基层医院到过三甲医院,家里也曾有人得过大病,演绎过医疗中的各种角色,深知医改的艰难,从中国目前的医疗实际出发,阐述一下作者本人心目中的理想医改方案。各位如有不同意见和想法,欢迎指正。



因医改涉及方方面面,所以文章篇幅较长,人民群众,医务人员,医保部门,社会商业保险,政府部门,医药企业都是医疗环节中密切相关不可缺少的部分,所以,理想的医改方案要兼顾所有这方面的利益并找到平衡点,并且作为整个医疗的大整体,每个环节都应该承担自己的义务,这样才能促进良性循环,其中政府部门是关键,需要积极引导和指导其中的各个环节。

首先,要说的是人民群众篇,许多人就要说了,我人民吃瓜群众手中无权又无利,生病又不是我自愿的,要我干个啥子?俺们老百姓不懂这些。是的,人民群众缺乏医疗知识,但是在医疗中扮演弱势的群体,真的就没有自己相应的承担了吗?



第一,人民群众虽不能控制疾病的发生,但是能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疾病的减少就意味着为家庭,为社会节省了大笔财富,有一个好身体,健康的生活方式就能减少疾病的发生率,君不见,吸烟,酗酒,槟榔这些坏的习惯,造成了多少肺部、肝脏、消化道的疾病,病从口入,肥胖问题又造成了多少慢性疾病,浪费了多少医疗资源,一个连自己身体都不爱惜的人凭什么社会要为他的健康买单?

建议:政府部门应控制烟酒槟榔等的销售,实名登记购买,如果量到一定程度,则视为不良嗜好,对非疾病引起的肥胖超标标准体重50%以上群体,应该通知减肥,否则,降低其将来发生相对应疾病报销的比例。对故意醉酒,打架斗殴,自杀自残等的人员应该全自费医疗。

第二,人民群众可以把疾病从苗头开始控制,避免将来发生大的疾病风险。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这些慢性疾病的并发症如心梗、脑卒中等可谓是吞金兽,如果早期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锻炼或早期用药,都可以得到逆转,如果一个人早期发现慢性疾病,却不当一回事,听之任之,将来如果发生心梗或者中风,凭啥社会要为他的健康买单呢?

建议:凡对早期诊断为慢性疾病(政府部门联网数据)而自己却不重视,不及早防治以至于将来发生相应并发症的患者,应降低疾病报销的比例。

第三,人民群众应该普及基本医疗知识。许多人对医疗知识的缺乏,已经到了愚昧的程度,掌握基本的急救,可以挽救许多患者的生命,不至于一定非要等到120来;知道一些医疗常识,可以在院前对疾病进行基本的处理而不至于慌乱;认识到医疗的复杂性和风险的不可控性,避免对医务人员的误解;同时也应认识到因为现代医疗为循证医学,需要证据来证明诊断的正确性,所以进行一些适当的检查是有必要的。

建议:以社区和单位对每个公民进行基本急救知识的宣传和操作,将基本的医疗常识写成课本上让学生学习,从孩子抓起。

第四,人民群众应该尊重生命,尊重科技和医学。记得以前小学课堂上提问,将来最想当什么?科学家。而现在想当科学家的又有多少人呢?高科技才是一个国家未来发展的核心产业。曾写了一篇

《医疗会越来越贵》的文章被许多人痛骂,那是因为人们没有接触到真正的高端医疗。当笔者听到基因编辑技术已在国外开始治疗疾病的消息,看到国外公司展示3D打印出来的人工肾脏(虽然是雏形)时,被深深地震撼了,这些意味着什么想必大家都明白吧。

建议国家应该将高科技作为支柱产业,鼓励人们发展和从事该领域。在医疗上,除了普通疾病基本医保覆盖外,对发生重大疾病而又无力承担费用的患者,如果其同意为医疗科研作出相应贡献,如器官捐献,新药研究、疾病研究等,可以获得更多的疾病补助,从而促进医学的进步。

第五,人民群众应该尊重医务人员。医疗的复杂和风险不可控,医生只能尽自己的能力医治患者,有时受到能力水平和条件的制约是避免不了的,对医务人员无端地猜测和打骂只会伤害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使得不敢冒风险治疗,消极治疗,产生防御性医疗,推高医疗检查费用。

建议发生医疗纠纷应该走正规渠道,对医疗暴力零容忍。人们应该相信政府,现在的法院对医疗纠纷的判决基本是倾向普通群众的,政府部门在发生医疗纠纷时,应该引导患者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每次从事医疗行为时,应该购买从医保险,类似于车站买票那样购买意外保险,如在当次诊疗行为中出现意外造成残疾或死亡可获得赔付,对恶意逃费者,应建立信用机制或降低下次疾病报销的比例。

写到这里,吃瓜群众估计要向笔者丢鸡蛋了:人民群众被要求这要求那,干脆要求别生病好了,被你们剥削不反抗就好了。甭急,医改不仅仅是对人民群众,也有对其他部门的相应要求的,请看下篇:医改何去何从?个人理想之医改——医务人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