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視頻的世界裡,李連杰什麼都買不到,馬雲什麼也買不起

李連杰是短視頻紅海里的炫寶突擊艇,沒有什麼能比不賣李連杰面子更拽的事情了。


你手戴白手套拿著和田籽料,對著鏡頭口沫橫飛的背誦《系統寶石學》,從崑崙山脈講到緬甸黑礦也沒用,看客始終會覺得這玩意是塊賽璐珞。

是的,信息爆炸的時代沒人有空會聽你講什麼。

看客拿著手機刷短視頻,能不能看下去的時間也就那麼幾秒,誰更能抓眼球,他的潛意識會代替手做判斷。

只有一個人自吹自擂的那叫博物館,你吹的誇得再天花亂墜也比不上大客戶來買,更何況你還不賣他。

俗話說,馬俊不俊得讓伯樂來相,貨好不好得看賣主是誰。

當這件貨的目標客戶對標的是李連杰時,彷彿是將看客們和李連杰置身在同一個櫃檯前。

這就叫名人效應的活學活用,什麼《引爆點》、《瘋傳》、《微力無邊》這類自媒體傳播學文獻通通都不用看,學會寫這句話就夠了。

“李連杰都不賣”

這句話包含兩層意思,哥們我認識明星還不給他面子,咱家這狠貨很牛逼但也不是給錢就賣。

之所以選擇李連杰,是因為他知名度夠廣,一家四代人都知道全國明星他最頂。

而且坊間傳言他極其熱衷珠寶文玩,光是脖子上的九眼天珠就價值一個億,相當有公信力。

尤其是文玩這一塊,所有商家都降住了李連杰。

無論是珠寶玉石,還是珊瑚海螺,只要李連杰想買,甭管出價多少錢商家都不賣。

由此可見在短視頻的宇宙裡,李連杰不再是位名人,更不是個人名,而是不言而喻的價格度量衡單位。

在大量瀏覽的炫寶類短視頻之後,我發現通常李連杰出價400萬的情況下,什麼都買不到。

所以把400萬這個價格,設為一傑。

而為了驗證這個度量衡標準的可信度,我又找來了與李連杰咖位接近,或是在同一時期雄起的大佬來參考。

比如成龍大哥曾出價一傑,希望購置這隻能算命、撿菸頭的靈鳥。

這個出價剛好卡在買不到的門檻,那一切就會按照劇本上演。

而後的某一天,這隻鳥又被一代天王劉德華看上了,同樣的一傑出價,不變的情節發展。

我甚至懷疑,是成龍找來劉德華試探商家有沒有在晃點自己。

但倘若把買家換成馬雲,那買塊木頭茶几起碼都得出價2.5傑才符合身份和財力。

當然,短視頻世界裡的馬雲依然什麼都買不到。

哪怕出價22.5傑也沒用,不管你是傑克馬還是阿里風清揚,在短視頻裡都不好使。

有時候你從視頻裡甚至看不到他在賣什麼,只知道他拒絕了馬雲的250傑的出價。

馬雲曾說過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可在短視頻裡只要是他碰上的商家,個個都是硬茬子。

到最後都別說是不賣給馬雲了,他們直接讓馬雲什麼都買不起了。

馬雲買不起手機,也買不起手機殼,更買不起手機號。

各位短視頻創作者直接讓馬雲虛空赤貧,吃不起肉,啃不起煎餅,連一顆雞蛋都成了首富的奢望。

他們光是不讓傑克馬吃東西也就算了,更是連衣服都不給人家穿。

一隻透明玫瑰花冰絲襪頂上北上廣一套房,關鍵是這房子還馬雲買不起的,不禁讓人思考究竟是哪個地段的房。

後來我在另一個視頻裡找到了答案,原來這雙冰絲襪的價值相當於恭王府,那想來傑克馬確實買不到國寶,果然短視頻誠不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