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界的吞金兽:融资额超过市值,政府补贴贡献利润54%

有这么一家高科技企业,自上市以来,通过不断的增发,募集到资金高达2038亿,而目前市值仅为1917亿,市值连融到的钱都不够。

有这么一家高科技企业,最近10年以来政府补贴金额超过110亿元,而这10年的净利润约为200亿元,也就是说政府补贴贡献的利润占比54%,赚钱主要靠政府补贴。

而这家企业就是京东方,1993年创办,其前身是曾经无比辉煌的774厂(北京电子管厂)。自创办的这27年以来,京东方都是饱受争议。

原因主要就在于以上这两个原因,所以“吞金巨兽、依赖政府、常年亏损”,是大家经常热议的几大“关键词”。可以说用常规的企业经营逻辑框架,已经难以看懂这家高科技企业。

那么京东方成长的逻辑究竟是什么?简单的来讲,就是让中国摆脱“缺芯少屏”的尴尬局面,而事实上,经历了27年发展,京东方也做到了,如今再无人提“缺芯少屏”了,因为屏的问题被京东方解决了。

目前京东方是全球最大的LCD液晶屏厂商,出货量、出货面积全球第一,也是全球第二的OLED手机屏厂商。

液晶屏与其它行业不太一样,它的成长类似于一段电磁波,是螺旋前进的,不会一直向长增长,所以一个完整的液晶周期包括,供大于求——产业下滑——供不应求——产业复苏……如此循环往复。

三星当年靠在下行时增大投资,供过于求,让液晶屏大跌价,然后熬死对手,成为全球液晶巨头,而京东方做的事情也是类似的,就是不断的增加产能,让其供大于求,然后带动整个产业降价,然后京东方靠低价,抵挡国外产品入华。

所以京东方需要巨大的投入,就有了上市以来募集的这2038亿元,而募集到了钱全部投入进去之后,低价换来了市场,却换不来利润,所以政府就要补贴京东方,毕竟京东方一家的付出,让国内减少了巨额的液晶进口。

所以,对于京东方这种高科技企业而言,用常规的逻辑真的无法解释它,也不需要去解释,因为相比于盈利,以前“缺芯少屏”的中国,需要自己的屏幕,需要打破国外的垄断,这个比补贴,比市值、比盈利重要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