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裝甲的幻想與現實

漫威《鋼鐵俠》系列電影為我們展示了一個高科技富豪的自我救贖,不僅唐尼的現實經歷為電影增色不少,而且馬克系列的動力裝甲也讓人浮想聯翩。

動力裝甲的概念最早出現在《星船傘兵》,不但能全方位的增強穿戴者的能力,還具有良好的防護性、複雜環境的適應性以及輔助火力、通信、偵查支持等軍事功能。

其實現實中通用電氣在1960年就開始了類似的研究,不過是簡化版的外骨骼系統,後續還有許多公司加入了這個領域,開發出了民用和軍用兩個方向的產品。

我們今天也從民用和軍用兩個方面分別來認識下動力裝甲。

民用版

動力裝甲的民用版本和軍用版本就差很多了,大多適用於惡劣環境中工作。

我們先來看看遊戲作品中的民用動力裝甲。

《半條命》中的HEV防護服就是民用版本,主要是給科研人員使用。

和危險環境戰鬥部隊(HECU)的充能戰鬥服(PCV),以及黑山安全警衛部隊的盔甲防護服有聯繫但並不一樣。

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夠減緩槍擊、輻射、熱能等對於人體的傷害。還有自動醫療功能,充電護甲、傷害顯示、彈藥顯示、大氣汙染感應器、高空掉落減震、遠程跳躍系統、水下供氧和助跑系統,嗎啡注射功能。

這套衣服也讓弗里曼,一個普通人,從危險中生存下來。

《死亡空間》中的工程防護服,也是給工程師採礦人員使用的,後續可以解鎖精英戰鬥類防護服,就屬於軍用版本了。

還有《輻射》中的T45動力裝甲最初是工業用,只不過軍事化改裝了。

再來看看現實中“動力裝甲”


這是日本三井住友銀行為老年員工租借的Cyberdyne 公司研發的HAl,人體輔助義肢(Hybrid Assistive Limb)主要用於醫療領域,幫助殘障者行動和傷患復健,以及為護士們助力。

是不是差距蠻大,但這是一個好的開始。

軍用版本

說完民用版本我們來看看軍用版本

首先是遊戲中的軍用動力裝甲,遊戲太多了就不詳細介紹,簡單的列舉下。

首先,《光環》士官長的雷神之錘裝甲,是由聯合國太空指揮部為斯巴達戰士配備的先進外骨骼裝甲。

《戰錘40K》中星際戰士的動力裝甲,是戰錘40000的世界中最優秀的軍隊之一。

《星際爭霸》中的陸戰隊員也是靠著動力裝甲才能和蟲族和神族打得有來有回。

《紅色警戒》系列中的磁暴步兵、輻射工兵、超時空軍團都是動力裝甲。

《輻射》中的第一版軍用裝甲應該是T51,後面還有T60和更先進的X01

現實發展

美國洛克西德·馬丁公司旗下的伯克利仿生科技公司開發出HULC(人類通用型負重外骨骼,Human Universal Load Carrier)可以幫助士兵在戰鬥中能夠額外攜帶200磅的負重,並以10英里每小時的速度高速行進。

美國開發動力裝甲,中國就來開發高斯步槍吧,畢竟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