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宪宗朱见深时期的朝政为何如此腐败?

导语: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奇特的王朝,也有很多传奇的皇帝。明英宗朱祁镇就是其中一位,因为他当过俘虏,做过囚犯,两度登上帝位。他的儿子朱见深的一生也很传奇,但是却并不怎么光彩。

独宠万贵妃

朱见深的童年很悲惨。他未满两岁就被立为太子,作为大明王朝未来的继承人,本该是天之骄子,受万众瞩目,但是,一场战争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他的父亲被敌军俘虏,叔叔登上了皇位。尽管他还是高高在上的太子,但是他周围的人却逐渐对他冷淡。毕竟现在做皇帝的是他的叔叔朱祁钰,他的这个太子之位指不定哪天就会被废掉。

他的亲祖母孙太后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怕朱祁钰会害自己的孙子,所以就派了自己的亲信,一个姓万的宫女去保护朱见深。这个宫女就是后来宠冠后宫的万贵妃,一个影响了朱见深一生的女人。

果不其然,朱祁钰坐稳皇位后,丝毫没有要将皇位归还给哥哥朱祁镇一脉的意思,他不仅软禁了朱祁镇,更是废除了朱见深的太子之位。然而朱祁钰仍是对朱见深不放心,派了诸多耳目监视朱见深。此时的朱见深只有五岁,面对巨大的精神压力,他感到无比的孤独与绝望。在这期间,唯一能给予他温暖和依靠的只有那位姓万的宫女,朱见深亦将她视为最亲的人。

于是朱见深登基后,不顾众人反对,执意立这个姓万的宫女为妃。尽管后宫佳丽三千,但他仍对万贵妃宠爱有加,几乎是百依百顺。万贵妃仗着朱见深对自己的宠爱,嚣张跋扈,肆意妄为。

朱见深与万贵妃

其实朱见深前期的统治算是清明,有明君的形象。但是因为太过宠爱万贵妃,失去了治国之心,整日与万贵妃寻欢作乐,歌舞升平,大肆挥霍,连早朝都不愿意去上了。而且朱见深爱屋及乌,对万贵妃的亲戚都委任官职,那些受万贵妃宠信的太监喽啰们在宫中肆意妄为,他也不管不顾。

历史上的唐玄宗前期也是个好皇帝,也是因为后期宠爱杨贵妃,荒废了朝政。只不过唐玄宗至少还做一段时间的明君,开创了"开元盛世",朱见深却是还没开始做出什么政绩就结束了。

权倾朝野的宦官汪直

然而,万贵妃却并不满足于自己在后宫的权势和地位,她还想把手伸向前朝。不过,后宫不得干政是祖制,就算朱见深再宠爱她也不能违背,所以万贵妃需要一个外应,这个人就是明朝四大宦官之一的汪直。

万贵妃与汪直

朱见深上位后的其中一大弊政就是设立了西厂,而西厂的统领就是汪直。西厂建立起来后,汪直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自己的特务机构,其特务人数甚至是东厂的一倍还多。汪直更是仗着自己的权势,经常擅自逮捕朝中大臣,还肆意凌辱,以至于官员们都不敢招惹西厂,使得西厂的气焰更加嚣张。

而且汪直还利用职位之便,排除异己,结党营私,制造了无数骇人听闻的冤狱,把朝廷搞得乌烟瘴气。大臣们纷纷弹劾汪直,请求朱见深撤销西厂,罢免汪直。但是朱见深仍旧宠信汪直,依旧重用汪直。汪直仗着有朱见深撑腰,越发的为所欲为,不仅在朝中肆意横行,还搜刮民脂民膏,使得各地对他的控诉无数。

汪直

朱见深到底还没有糊涂过头,因为汪直的种种恶行,他也开始逐渐疏远了汪直。失去了朱见深宠信的汪直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西厂也终于被撤销了。可是明朝的政治却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清明,依旧是腐败黑暗。

由此可见,不管汪直曾经是一手遮天,真正掌握一个国家命运的还是朱见深这个皇帝。不过朱见深显然并没有这份承担起国家命运的觉悟,不是因为他昏庸,他分得清忠奸善恶,他只是软弱,软弱到连自己的妃子、臣子都管不住。

混乱的朝廷

朝臣们的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帝王,因为帝王处在权力的最顶峰,他的话就是圣旨,他可以决定任何人的命运。不过,朱见深似乎并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有多大。因为童年的悲惨经历,导致他的性格怯懦,他不想掌握生杀大权,他只想安安稳稳的过日子。

然而,朝堂之上,有忠臣,有奸臣,有治国之才的能臣,也有趋炎附势混日子的小人,但大部分都是安分守已的庸碌之臣。这些人也是最容易受外界影响(尤其是皇帝的所作所为)的人。因为朱见深对朝臣的"放养"政策,导致了他们向不同的邪道歪道方向发展。

朱见深放任汪直和西厂做大,使得大臣们都纷纷去趋炎附势,奉承汪直。汪直走后,朱见深又迷上了求仙问道,所以大臣们就投其所好,从各地搜寻江湖术士,求丹问药。不得不说,比起朱元璋和朱棣,朱见深的脾气简直不是一般的好。大臣们在他手底下不仅不用战战兢兢,就算是有大臣骂他也不会有杀身之祸。

朱见深的《一团和气》图

然而在封建社会,君臣地位分明,皇帝必须要用铁血手腕来把控朝臣,才能使得江山稳定。朱见深对于大臣的过分纵容,使得明朝的官吏腐败严重,民间还有"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的说法,明朝当时的政治的确是混乱不堪。

痴情帝王的平淡落幕

公元1487年,万贵妃病逝,朱见深悲痛欲绝,十日后也结束了自己的人生。朱见深的帝王生涯不能说是毫无亮点,他也有一定的功绩,虽然称不上明君,但也绝对不是无可救药的昏君,他只是性格软弱罢了。

朱见深

我相信朱见深前期也是踌躇满志要做一个贤明的帝王的,但是一个人的性格是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的。新官上任三把火,他也做出了一些成绩,但是过了这三分钟热度,他就又恢复了自己懦弱的本性,无法掌控大权,也做不到杀伐果断。

而朱见深一直信任和依赖的万贵妃显然也不是善茬,虽说"红颜祸水"成了王朝衰败的借口,但是万贵妃也确实间接的对大明的江山造成了影响。她死后,也让朱见深很快追随她而去,只留下一个千疮百孔的朝廷给太子朱祐樘。

一方面,我们可以歌颂朱见深与万贵妃爱情的伟大,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斥责朱见深胸无大志,为了个人感情不顾江山。很多事情并没有绝对的对和错,对于朱见深我们也无法判定他是好人还是坏人,是昏庸还是英明,但可以确定的是他是一个软弱痴情的人,最后平淡的离开了人世。

结束语:朱见深时期的朝廷虽说腐败混乱,但是也并没有真正到摇摇欲坠的地步,所有朱祐樘上位后才能那么快的恢复,毕竟朱见深只是"不作为",总比"乱作为"要来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