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弃“为钱工作”的观念,如何让钱生钱?

生活永远被两种感觉控制:恐惧和贪欲

因为没钱所以恐惧,恐惧就去工作,希望消除恐惧,但效果不明显,有付不完的账单,交不完的房租,于是生活形成一个死循环,起床,上班,付账,再起床,再上班,再付账。


进入一个“ 老鼠赛跑”的模式,我们看过一个这样的典故,为了让馿更加有动力去拉车,在馿的前面放一根萝卜,让他看着,而吃不到,以为就在眼前,努力奔跑,我们想想,我们为了钱工作,我们的工资是不是就是那根萝卜呢,其实就是一个幻影。

很多人认为用钱能买来快乐,但快乐是短暂的,他们就需要用更多的钱来买更多的快乐,要不断地努力赚更多的钱,这句话看起来没毛病,问题在于如果你一段时间不工作,就很难快乐起来了。


很多人说,我对钱不感兴趣,可是他们却每天工作八个小时,有的还要加班到凌晨。放下虚伪的面纱吧,承认对钱感兴趣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


我们有时候经常熬夜加班,用着自己的时间去换取绩效,用着健康去换取着薪水。生活有时候就如秋天落叶般无奈,我们对于未来有一个完整的规划,让自己以后不再拼命的工作,我们将有着更多的时间去享受生活,去锻炼身体,去貌美如花。



让钱去工作,让自己去休息

我们如何让钱去工作,钱又如何帮助我们工作?我们都知道将钱存在银行我们会有一个利息,尽管在中国大环境下,商业银行给的利息是很低的,但是投资的渠道远远不止存在银行。我们考虑的是让钱工作起来,无论是存在银行享受利息,还是做各种投资组合。钱工作起来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复利。

什么是复利?
复利就是在我们使用本金投资后,所得到的利息,将利息在下一次投资周期后计算算进本金,新计算出来的利息,叫做复利。


打一个比方说,我们有一万元本金,一个周期的利息收益为百分之十,那么我们可以得到一万元的百分之十的收益,就是一千元,我们在这一个周期中,本金一万元利息一千元,在下一个投资周期中,除了我们的本金一万元可以得到收益一千元,上一次收益的一千元同样得到新的收益,即1000*10%=100元,这100元就是复利。

每一次的投资都重新计算复利,复利得到的收益将会变得非常可观,这就是投资的时间越长,复利越多,我们的资本也会得到增值,这种价值的增长无需我们继续努力


复利所产生的结果看起来似乎不合理,比如两个年轻人,一个从22岁开始每年投资1万元,直到40岁,每年按照复利15%的方式增长。另一位呢?年轻时候逍遥快活,32岁才开始投资,为了弥补失去的岁月,就得每年存2万元,按照15%复利计算到40岁。那么你认为最后谁的钱更多呢?是22岁的那位。显然,及早开始投资,是让金钱快速增长的最好方式。


静下心来好好问自己,我是为了什么去工作?

今天晚上回来的路上我的一个同事跟我说,我们的老板精力很旺盛,跟我们一起加班到凌晨三点多,第二天还能早早地回复客户的问题,真是佩服,要是我们都起不来了。我回答说,我们老板是为自己工作,而我们呢,是为老板工作,这能一样吗。

拿破仑曾经说过一句名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作为现代人,其实可以这么说,不想当老板的员工不是好员工。很多人没钱就去找工作,在没钱的时候有多少人会问问自己,你找的这份工作的目的是消除你的恐惧吗,是不是想通过短暂的办法来解决长期的问题呢,如果是就变成金钱的奴隶了。


很多人日复一日地工作,但一个很不幸的现象是,很多人离开学校就是学习的终点而不是起点,学校的教育是让我们怎么考好的成绩,让我们出来社会能有一份好的工作,却很少教育我们怎么去赚钱,怎么让钱为我们工作。所以我们出来社会就要抛弃为钱工作的观念,学习如何让钱为你工作,这是学习的起点,而没有终点。


所以,我们才要坚持学习财商知识,学习理财,让钱去工作,我们才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许别人在加班的时候,我们可以一本菜谱研究一个下午,等到孩子暑假寒假的时候,我们有时间全家一起去旅游。只要我们有时间,我们的生活就有了更自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