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半年冲刺做什么?赢在起跑线,你需要陪孩子提升这些

还有半年,又有一批孩子要上小学了。

小学是孩子人生中第一个竞技场,赢在起跑线是不少父母的期望。所以,不少大班的父母开始考虑,下学期要不要转入一个给力的幼小衔接学校,让孩子赢在起跑线。

孩子要上学难免会焦虑,但自家的孩子到底是安稳的上完幼儿园好,还是进行突击训练好,谁都不敢轻举妄动,毕竟孩子的成长不可能重来,每一步都要谨慎再谨慎。

前几天,同事家来问我,我们孩子现在还不太会算10以内加减法,拼音拼的也差强人意,让他写字吧,又不是很情愿。到底该怎么帮孩子度过幼小衔接呢?

小娴这里给大家几点建议:

家长放平心态是前提

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但我们父母往往因为期待较高,而看不到孩子的优势,总是看到自己孩子不如别人或不及自己期待的地方。

心理咨询焦点解决技术中有句话:关注什么,得到什么,关注本身就是强化。

所以,当我们不断关注孩子“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时,会给孩子“我就是**”的心理强化,而让孩子逐渐变成我们担心的样子。

习惯养成是关键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一只脚迈入童年,一只脚还在幼年。

按照他的既往经验,每天都是在玩乐中进行的,但到了小学后每天几乎都是端坐在书桌前的,这种自由和限制的对比,引发孩子的不适,是很正常的。

但有的孩子能适应,有的孩子不能,主要在于上学前的习惯养成。其中主要分为品格养成和学习能力养成两大类。

1、品格养成

按时作息的习惯遵守规则的习惯文明礼貌的习惯孩子进入学校后,好的品格获得的是老师和同学的认可,也就是外部环境的接纳。这会让孩子充满归属感,希望到学校去,这是孩子不厌学的前提。

2、学习习惯养成

专注于某件事的习惯坚持阅读的习惯勤于思考的习惯好的学习习惯,则是孩子在学习大军中,获得更好的位置的基础。18岁前,孩子学习好,自信、动力各种都会更容易获得,并转化成内驱力。而学习成绩不好,又看不到进步(学习能力不足),则会让孩子逐渐失去信心,进而否定自己、厌学。

幼小衔接要会的基础知识

当然,只有习惯是不够的。

因为现在的孩子信息获取多,在学前已经自然习得了一些汉字、语言表达、数学逻辑等,而现在的小学部编版教材(教育部统一教材),以孩子普遍会的内容作为入门,增加了不少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基于此,孩子们的幼小衔接还要关注以下2个方面:

1、入学前知识储备

语文:

改版后的小学语文是以生活中的常见汉字为基础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觉得亲切,更好学会。所以这些字是要提前了解和学习的。

这些字在生活中都能遇到,而且绘本中也比较常见,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具体的方法可以参考小娴之前整理的文章。


数学:

数学主要是3点:基础运算(10以内)、空间方位和基础逻辑。

【基础运算】明白数和量的对应关系,能进行20以内(至少是1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小达人的游戏,比如手指、扑克等详见文尾的文章。

【空间方位】上下左右前后里外,谁在谁的哪里,这些其实在小时候和孩子玩游戏时候都会遇到。强化训练其实就是把生活的空间,转为纸面上的位置。

【基础逻辑】常见的是找规律,等价转换。

找规律:物体、数字或图形等按照一定规律出现,孩子判断下一个,中间缺了哪个,这个可以用家里的积木、玩具、数字来进行。

等价转换:1个苹果等于2个香蕉,1个香蕉等于3个桔子,那么1个苹果等于几个桔子。对于这种问题,孩子比较容易蒙圈,可以拿实物来进行练习。

英语每个家庭情况不同,有的孩子提前进行了英语班,有的没有任何接触。同时大多数学校是3年级才开始开设的。所以一年级不会遇到。

但要主义的是,孩子学语言的最佳时期是小学阶段,自然习得的好时机是小学前。所以,不管宝妈何时看到这篇文章,都提醒大家,要像阅读中文绘本一样,给孩子进行英文语感的培训,这对于孩子上学学好英语大有帮助。

一些绘本的APP,英文的动画片都是很好的选择。

2、知识在生活中的迁移

小升初现在的考试科目,除了语数外,还增加了科学。

小学的科学是个综合课程,初高中要学习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都会涉及。这门科学想要完全靠教是不现实的,而一些风靡的APP所谓的百科大闯关,也只是在通过刷题进行刻板记忆。根本达不到考试要求的知道、理解、运用的三个层次。

这门课,其实考的是孩子自然习得和思考迁移的能力。所以,要稳,要在生活中多多的观察、思考和深入的研究。

比如,彩虹,刷题记住的是有几个颜色,再深入记忆对一些孩子就难了,因为他没在生活中体验过,信息太细碎,在大脑储存时没有分类,不容易存储和调取。

到底谁在里谁在外?为什么是弯弯的?除了下雨还有办法看到么?到底是什么愿意导致的?这些问题都需要在生活中实现。

篇幅问题,小娴找机会给大家专题分享,有需要的亲们,请关注@娴聊成长哦~

相关链接:

大语文时代阅读这样做

数学计算能力怎么练?三步让孩子成为口算小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