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呼市电影放映员:找对象都比较容易 曾从厕所逃票看电影

关注巨呼市,句句说呼市。人民剧场、工人文化宫、向阳电影院、电影宫、乌兰恰特、郊区电影院、标准放映厅,爱看电影的老呼和浩特人都特别熟悉。本期《玉泉故事汇》,就让玉泉区青少年宫的老主任,一位老电影工作者——王津泉先生来讲讲那些如今鲜被提起的呼和浩特老电影故事。


呼和浩特的老电影院还记得多少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呼和浩特老百姓的业余文化生活比较单调。此前的老一代人喜欢去民众剧场、大观园、同乐剧院等看晋剧等,而王津泉这代上世纪5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却都特别喜欢看电影。


据王津泉回忆,当年玉泉区只有两个电影院,人民电影院与和平电影院。和平电影院的前身是民众剧场,之后又改成向阳电影院。


五六十年代,呼市的电影院也不多。玉泉区有和平电影院和人民电影院,然后郊区(过去赛罕区叫郊区)有郊区礼堂,回民区有钢联电影院、人民剧场和工人文化宫,新城区就是一个电影宫。玉泉区后来增加了一个(现)蒙西文化广场的华建礼堂。再之后,乌兰恰特电影院、内蒙古电影制片厂的标准放映厅也是呼市人难忘的回忆。


电影影响着老百姓的生活

王津泉从小就是个电影迷,最早的电影票不到一两毛钱,大多数人都是能消费得起的,但是很多同龄孩子为了看电影,会选择翻墙从电影院厕所跳进去逃票。


《鸡毛信》、《智取华山》、《地道战》都是那时候人们最爱看的电影。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香港电影在呼和浩特已经非常受欢迎了。夏梦主演的《抢新郎》等电影让王津泉至今印象深刻。《流浪者》、《大篷车》等,更是掀起一阵印度电影的热潮。



曾经呼和浩特的电影院硬件比较简陋,长条凳坐上去非常不舒服,和如今的真皮座椅简直天壤之别,但是那时候很多电影院都座无虚席。王津泉还清晰记得,有一次在郊区电影院看电影,人们在最后排的大凳子上站着看整整一个半小时。看电影对于很多呼和浩特人来说,就像度假一样。



当年的许多影片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比如日本电影《追捕》里的高仓健,令无数女生把择偶的标准定成高仓健那样的硬汉形象。再比如说《庐山恋》、《小花》等电影中那些时髦的衣服,也成为热销品。



容易找对象的电影放映员

王津泉的二姨夫在郊区电影公司当经理,二舅是电影宫的放映员,大妹妹分到电影公司,而他自己被调到这个玉泉区少年宫以后就进了宣传组,主要负责摄影和影片放映。而这些都不是刻意的去做的事情,也让王津泉家和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

(如今存放在玉泉区青少年宫的这台16mm放映机,陪伴了王津泉许多难忘的岁月。)


据王津泉回忆,那时候有几个“大拿”放映员,比如人民电影院的王明经理,技术非常精湛,呼市很多的放映员都是他的徒弟。

(上图为当年人民电影院员工合影)


放映员在当时是非常受尊敬的一个职业。一个合格的放映员需要掌握无线电、电工、电影机的机械、胶片等技术,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之后才能领证上岗。相对于其他工种来说,放映员属于非常有技术含量的,工资待遇也相对高一些,因此也是很多女性心中理想的择偶对象。


王津泉和同事们那个时候不光在电影院放片子,还为小学生义务放映了好多的影片和科教片。除此之外,玉泉区少年宫也为老乡们放电影。一说放电影的来了,老乡都特别的高兴,每人弄一个小凳,甚至拿砖头当凳子,都跑来广场抢占好位置。


除了架机子、拉幕、拉线等等,那时候的影片必须到电影公司的库里去提取,放完之后再还回去。放映员骑着自行车来回跑。有一年,王津泉单位在五塔寺广场放片子,结果放映员来晚了,广场上近万人连饭也不吃的等着,一直到最终片子送来。这足以可见,当年青城老百姓对于电影的喜爱。

有一个阶段,随着电视的普及,电影行业开始进入了一个衰落期。但是随着电影市场不断的变化以及电影技术的再发展,一个新的电影的征程又开始了。


呼市80后的电影回忆

对于许多70后80后来说,有着共同的电影回忆。曾经,很多小学生们,会排着队去电影院看电影,比如耳熟能详的《小兵张嘎》、《地道战》等等。不知道《妈妈再爱我一次》,让当时多少学生在电影院里感动到落泪。


随后,《泰坦尼克号》、《玩具总动员》、《甲方乙方》、《不见不散》,这些优秀影片填充了许多80后们当年的生活,也是这一代人青春最美好的回忆。


呼和浩特也是很多电影曾经的取景地,比如说在上世纪80年代,张丰毅、王姬主演的《塞外夺宝》就是在小召前街取景。再比如,团结小区、新华广场等地,也成为夏雨、申军谊等明星们拍摄电影的取景地。


另一方面,王新民、王路沙、张大磊(《八月》)、乌尔善(《寻龙诀》)这些从呼和浩特走出去的优秀电影人,也成为了我们呼和浩特本土艺术界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