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繁峙县:那年我们看电影

山西繁峙县:那年我们看电影

半年多时间写了几篇怀旧之作,有谁读谁喜欢的《梦回姥娘村》和《我的爱车》,也有只是爱戏之人才喜欢的《骑上洋车躖秧歌》《难忘的单田芳评书》,还有不看书之人讨厌的《我的藏书》。但今天要写一篇那年看电影的文章想来各类读者朋友都会喜欢的吧。

我虽然没有生活在城市里,没有机会去电影院里看一场电影,但现在只要想看,坐在家里的电视机前或者手拿手机就可看个够。条件好了,但怎么也找不回念书时半月二十天才能看一回电影时那个如过大年般的心情了。

那时人们的文化生活缺乏,好看书的大人学生除了互相之间借小说借小人书消谴外就是盼着唱戏演电影。村里一年才唱一台戏,对我们来说这个享受有点太奢侈,想多看就得到邻村躖(duan)着看。而电影一般夹半个多月公社的放映队就会轮我村一回,它就比较更贴近生活;既不大识字又不好看小说的人们除了串饲养院光棍房外最盼望的也是看戏看电影。(饲养院是指农业社时每个生产队集中饲养骡马牛驴的公用地方,也是小队开会记工分的地方,三十多岁以下的年轻人不了解)当年所有人喜欢看露天电影时的情景便又浮现眼前,写到这里心里不由自主地激动起来!

山西繁峙县:那年我们看电影

我的老家联兴由六个自然村组成,大队和学校设在离我村全掌地二里远的官地村。学校与戏场院仅一墙之隔。每当公社电影放影队一来我们大队,大人们不知道,我们这些学生娃娃们第一时间就知道了。因为消息是后晌去学校接到的,一下午别说我们这些坏学生上堂没心思了,就连那些老师口中心中的好学生也没有了平时那种专心致志听讲做作业的态度。更有三三两两的娃娃们趁活动时间就走出学校大门到了那边扒到放映员住家的窗前看放映员倒片。胆大的还和放映员拉答:什么电影?什么意思?等等;还有的看看影幕挂起来吗。得到满意的答复和看到了挂起的影幕后他们又急匆匆跑回各个年级的教室把他们得到的第一手消息传播开来。那一会儿,他们仿佛就是电影里的主要演员。无论是男娃娃女孩子个个聚精会神地听着他们绘声绘色的演讲。撩斗的更没心思学习,恨不得把太阳立刻拽下来让天马上就黑来!

在渡日如年的等待中,做饭大师傅敲打吊在树杈上那半截钢轨表示下校悦耳动听的当当声终于传到了我们耳朵里,同学们不由自主地长出了一口气。有的老师照着时间会宣布下校,有的老师此时也会童心大起,站在讲台上看着下面抓耳挠腮的娃娃们狡狭地故意多讲多说个三五分钟。其实我们谁有心情听?老师也知道,他就要这么个恶作剧。直至他说下校哇,娃娃们“噢”地一声,老师一走出教室,我们也马上跟在他屁股后头一窝蜂似地挤出去。出了校园,有心里还觉得不塌实的娃娃们还要去戏场院眊眊。当走进戏场院看见中间雪白四边墨黑方方正正的影幕正挂在戏台正中两根粗壮的柱子上时,这才把心放到肚里,掉转头就往各自的家门奔。一路上有三两好友相跟的,有独自一人的,可无论是谁只要碰见熟人就会把今黑夜演电影的消息大声嚷给人家,也许人家早知道了,可娃娃们不管这些,只想把这个好消息传出去与别人共享!传出去就觉得心里舒服了。夏天和秋天下了校离天黑还有一会儿,回到家大人还没有收工,我们还得提上箩头拿上铲铲挑兔草。兔子就是我们的学费书钱。平时我们要捡兔子最爱吃的燕燕衣(一种有奶的野草)来挑,可一有电影,兔子就得受点委屈了,只要是它们能吃的挑够够它们一黑夜半天的就行。大人收工了我们也提着兔草回来了。把演电影的事再说给他们一次,马上烧火做饭,胡乱吃完,就得为看电影炒些什么东西吃。有瓜子的炒瓜子(葵花籽或真正的倭瓜葫芦籽),没瓜子的炒黄豆。这两样什么也没有就炒玉茭。那位说炒玉茭有什么吃头?朋友你听我细说。我家既没瓜子又少黄豆基本就是炒玉茭。把玉茭颗粒挖上一碗倒在大锅小火炒,等炒熟了把用糖精调好的糖精水往锅里一倒,同时赶紧用铲锅(铁匙)把玉茭翻铲圪搅,直至糖精水全部渗在玉茭里沾在表皮上,凉一凉,往嘴里丢一颗既脆又甜,真是好吃的不得了!装上一道衩(口袋)拿上两个交椅或板凳就往戏场院颠——给大人占空。戏场院里已放好了许多坐的东西。有大交椅小板凳还有烂砖头。选一个自认为好的地方放好椅子,安心坐下,开始吃着糖玉茭等着爹娘妹妹来,碰见相好的同学就掏一把玉茭给他们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时候非常害怕电影开演,耽心爹娘误了。这时坐不住了就站在板凳上向戏场院的大门外瞅端看看他们来了吗,可大人一来又马上盼望着电影立刻就开演,这个心情不知当年为爹娘占空的你有过吗?

山西繁峙县:那年我们看电影

正对影幕十几米的地方放映员正调试放映机的光线,看看正好打到影幕上没有。打光线时娃娃们纷纷站起,高举双手让自己的影子出现在影幕上,并且大声叫唤起来就好象自己也成了演员上了电影!

还有许多娃娃们就是喜欢坐在影幕后面反着看,所以戏台上也圪挤了不少人。我也到后面看过几眼,觉得人像怪怪的不如正面好看。

观众来得不少了,放映机跟前的灯一灭,随着胶圈轧轧的转动声,电影开始了。人们也停止了议论拉答都把目光和注意力集中在了影幕上。那时候在正片开演前要放一部或新闻或科学的短片,我们叫加演片。新闻片是毛主席会见什么外国领导人,这些片大都是彩色的。我们就是从这些加演片上能看看红光满面神采奕奕的伟大领袖,大鼻子蓝眼睛和一些比炭还黑的外国人;科技片我现在清楚地记着有一部名叫《消烟除尘好》的,那时没有环境保护这一说法,但国家对此方面已重视起来了。

加演片时间短,一会儿就放完了。加演片如同序幕,正片才是高潮,趁这个空隙有家里没炒上瓜子的大人娃娃赶紧挤到人堆外面到卖熟瓜子老汉跟前从他们的瓜子笸箩箩里抓上三把两把,也就是个三五毛钱的瓜子,赶紧再挤回座位上静等大菜上桌!

那时的正片电影都是黑白的,像我们最喜欢的战斗片反特片以及前南斯拉夫片,《地雷战》《小兵张嘎》《黑三角》《桥》《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等都是。彩色电影最早看的是京剧《杜娟山》。虽然是黑白片,但剧情紧张,战斗激烈或分不清谁是特务谁是地下共产党员?像瓦尔特剧终时才知道谁是真正的瓦尔特,所以不管大人小孩都看的津津有味。好人危险时为他们着急担心,转危为安胜利时为他们高兴!看见日本鬼子屠杀中国人时就无比气愤,看见汉奸卖国贼时恨不得走进电影里打他们一顿。那时的我们就是那样爱憎分明,到现在我还是这个性格。

放映队因为不常来,一般一来就放两部片。只要准备演第二部,在放映员换片的时候,校长就会在喇叭上宣布:电影完的迟,学生们明天不用上早自习了,x点到校。戏场院的学生娃娃们一听这句话马上‘噢’地一声大叫,好像在回应校长。看电影本身就是一喜,看电影还能睡懒觉更是让我们喜上加喜!夏天好说,冬天看电影双脚能冻麻,可在看的时候也不觉得,可一到换片的时候满戏场院尽是跺脚的声音,可再冻也是快乐的!

这一轮的电影还没有看完,娃娃们又屈着指头算着下一轮那天到来。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随着岁数增大,黑白片也成了过去,再看都是彩色的了。放映机也成了双机头,一盘完了紧接着下一盘就上了影幕,再不用中间停顿啦。

一部电影本村看了外村看,我们叫‘翻杀地’(耕过的地),看过几回,电影里的经典台词对白都记得清清楚楚谁也会说两句,并且用的非常是地方。比如《南征北战》里敌张军长求敌李军长支援时手拿呼叫机说:“看在党国的份上,请拉兄弟一把!”敌李军长回答“请坚持最后的五分钟”。娃娃们做不起作业或者有的题不会做甚至是借个铅笔刀借几滴墨水(借墨水现在的人觉得根本不可思议?可我们上小学时,钢笔里的墨水不够写了,就要问相好的同学借几滴墨水,下次多了再还给人家!想起来是又好笑又温馨)都会把这句话用上,而且两人用的是出神入化自然贴切;《地道战》里有汉奸队长伸出大拇指夸日本军官的:“太君,高!实在是高!”。把汉奸在鬼子面前奴颜卑膝的丑恶嘴脸表达的一览无余。娃娃三个一群五个一伙也有领头的,这句话时不时的也就会用上,拍领头的几句马屁,更有日野(淘气)的学生用这句话来赞老师,闹的老师哭笑不得。

山西繁峙县:那年我们看电影

主题歌插曲虽然我们唱不好,但谁也会来两句。“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风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这是《英雄儿女》的主题歌和插曲,既歌唱咱们伟大的祖国又歌唱英雄战士王成。王成那句“为了祖国的胜利,向我开炮”激励了我们那一代人几十年;“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太阳出来照四方,毛主席的思想闪金光”这是《地道战》的主题歌和插曲。写到这里,五音不全的我不由得放下手机停止写作,大声地唱起来。回忆过去的电影唱起红歌真是眼窝发湿心发热情切切呀!

看的遍数多了,那个情节挨那个情节,都已熟记心中。电影中的英雄人物更是我们模仿的对象。这个月当双枪李向阳,下个月又是打虎上山的杨子荣;你当《铁道游击队》的刘洪,我就当《三进山城》的刘连长。说英雄学英雄就是我们那个时候学生娃娃们的理想!有个叫方化的老演员一直演反面人物,演技非常好!我们特别爱看有他的故事片,也有调皮的娃娃们学他的样子逗的人们开怀大笑。

那时除了在本大队看,我们还要到砂河看。砂河林业局有个“五林影队”,一个月演十五六回,回回演新电影。可是看一场就要两毛钱的票,我们哪里有这两毛钱?可又想看,怎么办?一个寻熟人引,没熟人就是爬墙头。总之为了看电影办法想尽,现在想起来爬那么高的墙头真危险呢!

不同岁数,不同地方的人看电影有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心情。我说了我们这个年龄段我们所处环境的看电影,那么朋友,当年的你是怀着什么心情如何看电影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