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几岁想换工作,对工作不满意,这个时候你该反思的事情

父亲心脏病过逝的那年,纳萨尼尔才12 岁,他不得不快快长大。当年他没料到的是,自己将来会选择和父亲一样的工作── 指导年轻人找到他们重视的工作:

「我大学时选修过一门谈永续概念的课,当时艾尔.高尔(Al Gore)的那本书都还没出版呢。我对那门课像着了魔般的入迷,选修许多其他系的课程,打造了自己的主修学位,我替它命名为『全球人类冲击研究』(global human impact studies)。

「大学毕业之后,我到一家全公司只有一个人的永续顾问公司上班。后来才发现我错了,因为它经营不到6 个月就倒闭。我丧失冲劲,一切又回到原点。」

从零开始比纳萨尼尔预期的更困难。接下来的两年,他的求职路途相当曲折:

「我像机器一样拼命工作,白天我找得到什么工作,就做什么工作,晚上则写奖学金申请书。我记得有次应征卖保险的工作,面谈时我告诉主考官,自己对永续概念十分有兴趣,对方说:『那你到我的办公室做什么?』我大声回答:『我不晓得。』于是便站起来走掉。真惨!」

「最低潮的时候,我面临的是所谓的『荒原期』(the wilderness)。夜里只有我独自一人和一台笔记型电脑,不清楚付不付得起房租,也怀疑自己究竟在做什么。我觉得自己疯了,心想:『到底要怎样才能赚钱?』没有信心、口袋空空,万一发生最坏的情况,日子真的过不下去时,我还能厚着脸皮开口向母亲要钱,可是这对解决问题毫无帮助。」

「这时候我发现,其实最坏的情况已经发生,我已经偏离轨道。既然如此,干脆什么也不要顾虑,然后去做件大事情。」

「没有钱的窘况帮助我做好准备,使我意志坚韧,这些好处日后逐渐显现出来,因为我最突出的强项是寻找出路、随遇而安的能力。」

接下来的两年,纳萨尼尔学习如何成为创业家,他也弄清楚自己热爱创业:

「我邀两个朋友一起加入创办人的行列,有个能加速创业(accelerator)的组织接受我们,那里有导师协助塑造愿景。我们成立的新公司是任务导向的招聘公司,可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看能否成为负有相同任务的软体公司。在新创公司上班,有高潮也有低潮,压力很大,永远都在竞争,和其他工作都不一样。

「4 年之后,有人打电话来邀请我加入大型的政治选举活动,我也接受了。原先的一个共同创办人离开公司,去实现那个软体公司的点子。于是,公司只剩下一位共同创办人,他留下来担任执行长。在未来,我希望有一份感觉不像工作的工作。」

那场选举结束之后,纳萨尼尔加入一家规模更大的新创公司,任务是为自己的梦想添加柴火,激发人们的潜力。

我想像5 年后的样子,然后呢?

脱离传统的路固然引你朝自己的志向迈进,然而诚如纳萨尼尔指出,这么做也会让你踏进荒原,展开冒险。如果你才刚出社会,风险不算太大,可是万一你已经处于事业生涯的中期?这会不会太晚了?

其实永远不嫌晚,一小步、一小步循序渐进的走,不但能满足你的好奇心,同时也能降低风险。

好奇心促使你提出问题,而宏观的问题则会激起反思,使你更接近自己的志向。纳萨尼尔所提的问题是:「我想要做的是什么?或者,想要拥有更多的什么?愿不愿意为了那个东西去冒险?拖累我脚步的是什么?是不明白自己要什么,还是鼓不起勇气放手去做?」相信这些问题肯定都让你不自在。

不然,来想想替代选择。假如你对工作不太满意,那么危险的不是离职后将何去何从,而是如果继续待在原地5年甚或更久,到时候会发生什么事?如果想像中的情景很不错,那目前你还满意你的工作内容;万一想像后情景不妙,那就该开始探索了。纳萨尼尔说:「如果你要进入荒原旅行,就必须接纳风险。面临一些危险是OK的。」出外露营时你会做好准备,以应付意外事件;工作也不例外。

设法发挥你的力量、尝试新的事物,这样才能更了解自己。

你举手发问或作答,不表示你是野心勃勃、不计任何代价争先出头的讨厌鬼;这表示你迫切想要学习与贡献自我。

即使你最后决定还是留在这家公司上班,特别是继续待在原先的工作岗位,新的挑战也会点燃你的兴趣。

重新将工作设定为冒险,透过不同视角去想像,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你今天冒过什么小风险?你学到了什么?如果答案是「没有」和「什么都没学到」,那代表你已经错过一些机会了。

并非人人都渴望身历奇险,不过那些更接近个人志向的冒险活动,会使你的人生更值得回忆,并且值得津津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