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要‘纸上谈兵’


小时候,看过一个故事。古时候,赵国有一个名将名叫赵奢,为赵国立下不少汗马功劳,十分受赵国敬重,但每个人都有个致命缺点,那就是会老去,尽管有人可以老当益壮,但谁也逃避不了一呸黄土的命运,不过这并不是啥大问题,只要这个人生育能力正常,便可以通过生儿育女来传承自己的优秀素质,确切说是生一个大胖小子,毕竟古时没有现时开放,女儿家不能出去打打杀杀,只能在家做些女工,当个贤内助。

也许上天也不希望赵奢的优秀品质可以传承,于是赐予他一个儿子。这个娃没有辜负老父亲的期望,从小就开始熟读兵书,可谓是烂熟于心,这让老父亲倍感欣慰,觉得自己后继有人。因为自小熟读兵书,虽然没有实际上过战场,但赵括本人对于自身军事才能丝毫没有任何怀疑,甚至有一股迷之自信。他每天除继续研习兵书外,最期待的便是等待一个大展拳脚的机会。

这个机会没有让他等待太久,不甘寂寞的秦军打过来了,这让赵括欣喜若狂,意识到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他迫切想要主动请缨,申请保家卫国,好歹是个军二代嘛,虎父无犬子,这个道理明眼人都懂,哪怕这个虎父生前对此表示反对,认为自家孩子目前还不堪大任,自己也不想因此错过,反而是迫切想要告慰老父亲在天之灵,可惜前方战事并未告急,也就没有临阵换帅的必要。眼瞅着自己便要错失这个机会,不曾想秦军突然放出风声,表示只怕赵括一人,眼看战事陷入胶着,不得已之下,上层居然听信这个风声,便决定换帅,既然你怕赵括,那就让你们继续活在恐惧中吧。得偿所愿的赵括内心欣喜若狂,期待着通过一场完美的胜利开打开自己走上人生巅峰的入口。

兴致勃勃的赵括走马上任,他心中笃定自己一定可以一战成名,让那些怀疑自己的人好好看看,什么是一代名将,战神在世。没曾想这是他人生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指挥战斗,虽然他自小熟读兵书,但仅仅只能停留在纸面上,没有经历过实践的他不曾明白,一代名将都是靠着不断地积累战斗经验,才一步步得以成长,最终功成名就,而非单纯地将兵书内容牢记于心。因为他欠缺实战经验,导致对战场局势产生误判,做出各种错误决定,给了秦军可趁之机,最终让这个名字遗臭万年,成为笑谈。

之所以想起这个故事,并非是想让大家再骂一遍这个人,这不是我的初衷,原本想借此事,赞扬一番他,没曾想写着写着却发现,之前准备好的那些赞美之词,一个字也写不出来,一不小心就用错事例。仔细想想,却是因为自己之前没有仔细了解过这个故事,因此想借此说明‘纸上谈兵’的好处,不曾想到,自己只是停留在表面意思,而且是错误的表面意思上,结果闹了这么一个乌龙,真心尴尬不已。

这也再次提醒我,凡事不能只凭感觉,还是需要实际论证过后才能做决定,假如自己没有粗略地把这个故事描述出来,也就看不出自身思维存在的漏洞,沉迷自我创造的虚幻之中,从这个方面看,花费时间写下这段文字并非完全没有意义。

题图摄影: Photo by Kelly Sikkema on Unsplash

题图授权基于:CCO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