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珊40岁退出娱乐圈:人生下半场怎么过,取决于你的退路思维

前几天,徐子珊退出娱乐圈的新闻上了热搜。

徐子珊

喜欢看港剧的观众对她应该不陌生,在《溏心风暴》《潜行狙击》《雷霆扫毒》中,徐子珊塑造的人物角色深入人心,凭借演技赢得了越来越多观众的喜欢。

徐子珊在接受媒体的采访中说,

“过去多年为"形象"而活,失去自我,加上性格缺陷令人际关系有障碍,故决定40岁送自己一份勇气,移居欧洲生活兼进修,借此寻找真正的自己。”

消息一出,大家纷纷惋惜。

「40岁送自己一份勇气」的决定,不是人人都能做到。有些人不甘,有些人却是不能。

徐子珊看似只是勇敢的决定,却是她对自我人生掌控的自信和底气。早在两年前,她就经通过半工半读获得了心理学硕士的头衔。此次退圈正是她深思熟虑,提前准备的选择。

本该努力的阶段不安逸,本该学习的机会不拒绝,本该思考的时间不偷懒,永远为未来铺路。

这就是退路思维。

退路思维,是为了永远让自己拥有多一种选择。

在人生的下半场里,自己是主场还是离场,恰恰取决于你现在是否拥有退路思维。

退路思维是一种抗风险能力

港剧曾经是许多人共同的回忆。但近几年,TVB剧的质量和影响力一再下滑,当年力捧的小生和花旦也都陆续转战内地。人才和内容的凋零,导致TVB早已不复当年。

在这种大趋势下,花旦们要么选择嫁人生子等待被动淘汰,要么继续苦苦挣扎辗转于各个配角之间。

而徐子珊选择开诚布公的退圈,成了最与众不同的一个。

早在2015年的时候,徐子珊就已经在修读珠宝设计课程,并获得二级彩色宝石专业证书,还推出了自己设计的珠宝产品。

从2017年她又开始学习心理学硕士课程,顶住工作和学业上的双重压力,顺利毕业。

给予这份努力的回报,就是当面临这种不可挽回的颓势时,退路思维成了最佳的抗风险能力,给了徐子珊另外一种选择,选择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拥有退路思维,可以在我们无法预知的风险到来时,依然不必为难自己,做出遵从本心的选择。

退路思维是一种危机意识

2019中美贸易战中,美国封杀华为。华为亮出了备胎计划。华为海思总裁何庭波在致员工的内部信称:

“华为多年前已经做出过极限生存的假设,预计有一天,所有美国的先进芯片和技术将不可获得,而华为仍将持续为客户服务。”

这封信让所有国人前所未有的振奋与激动。任正非一夜之间被封神。

华为的退路思维是“未虑胜先虑败”的危机意识,在别人都认为我们没有办法只能妥协的时候,站直身体告诉对方,“我还可以继续。”

拥有退路思维,是有备无患的骄傲和实力。

退路思维是一种底气


一个人什么时候最有勇气?答案是他有底气的时候。

2018年所有人都在说:公众号红利期已经消失。

当时任职插坐学院任副总裁的粥左罗,年薪50万,是很多同龄人认为的成功人士。但他毅然辞职建立自己的公众号,开始内容创业。

粥左罗

为什么?

因为底气。

他依靠写作,1年半的时候从一个自媒体小白到运营经理,写出了超过几百票篇10万+文章,单篇最高阅读量上千万;依靠写作,他入职插座学院人副总裁;同样,他相信也可以依靠写作把公众号做起来。

没有退路思维,我们只能被浪潮推着往前走,一不小心就可能被淹没,只有拥有退路思维,我们才能站上浪头,自信而无后顾之忧,做出自己想要的选择。

尽早掌握退路思维,有效避免来自中年的焦虑


当“中年危机”的焦虑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常态,我们如何尽可能的避免呢?

我想,唯有提高我们的抗风险能力、及早的树立危机意思以及增强我们改变的底气,才能尽可能的避免这种焦虑。

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着手准备。

一、本职工作极致化。

谭卓,作为今年贺岁档《被光抓走的人》和《误杀》的女主角。也是18年大火的《我不是药神》的女主角。

电影《误杀》

她今年36岁,档期却是满的排不过来。

在《我不是药神》中,谭卓为了演好思慧跳钢管舞的20秒,整整练了一个月。剧组本来只安排了一个小时,但她自己每天加到三个小时,腿上都是淤青,最后竟然练到骨折。

别人都心疼她,她却不在乎的说:

“每一部作品都要全身心投入,不要辜负自己,更不要辜负别人。”

在别的女演员极力维持着少女人设,生怕因为年龄无戏可拍,谭卓却不追流量,想的是:“想成功,必须得作品够好。”

只要把本职工作做到极致化了,优秀到别人都无法无视我们,我们才能不惧年龄,不怕失去。

二、综合能力多元化。

撒贝宁前一段因为《主持人大赛》和演唱《野狼disco》两次上了热搜。

有搞笑网友评论:

如今,小撒哪有点CCTV著名主持人的样子。

他明明是CCKTV著名主持人。

上能主持法制大赛节目,下能主持娱乐综艺节目。撒贝宁转换的游刃有余。

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因为他的综合能力特别高。能主持、会幽默、唱的了歌、接得了梗,控场能力超强。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马科维茨说,“多元化”就是应对不可预知风险的秘密武器。

每多学习一门技能,能力就在不断增强,就像集齐七颗龙珠可以召唤神龙。将来有一天我们跨入中年,才能继续充满能量,依旧年轻。

三、把自己的人生清单化

1947年,一个出生在战后奥地利普通家庭的男孩,十多岁的时候却在日记里立志长大后要做美国总统。

但如何能实现这样宏伟的抱负呢?

年纪轻轻的他,经过思索,拟定了一系列的连锁目标:

做美国总统首先要做美国州长→要竞选州长必须得到雄厚的财力后盾的支持→要获得财团的支持就一定得融入财团→要融入财团就最好娶一位豪门千金→要娶一位豪门千金必须成为名人→成为名人的快速方法就是做电影明星→做电影明星前得练好身体练出阳刚之气。

他从健美先生到闯进好莱坞拼成影星,再到成为肯尼迪家族的女婿,在57岁那年,他成功竞选成美国加州州长。

他就是阿诺德·施瓦辛格。

阿诺德·施瓦辛格

勾画清单,我们才能清晰人生各个阶段的目标。处理好每一个阶段的任务,也就保证了人生沿着正确而又安全的航线前行。

人到中年,伴随着年龄增长的还有责任。越来越多的压力让中年人焦虑,害怕失去。

年轻的时候,我们都喜欢说,一切皆有可能。可是突然有一天,一切也许都不可能了。

当危机降临之前,我们最需要准备我们的备胎计划。

一个人越早建立退路思维,越能尽可能的避免中年危机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