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故人物誌 | 趙芳芹:平凡崗位抒寫別樣人生

酷暑嚴寒,事無鉅細奮鬥工作一線腳踏實地,平凡崗位抒寫別樣人生

趙芳芹阿姨說:“人這一輩子總會遇到很多困難,很多時候,咬一咬牙,堅持一下,很多事情也就過去了。現在的工作雖然有點辛苦,但是整個生活卻比以前好多了,我也非常滿意現在的生活”

1

1950年出生現年69歲的趙芳芹阿姨,從新橋鎮啟動垃圾分類工作開始,就和丈夫一起加入了納故環保新橋項目部。

趙芳芹阿姨有一個哥哥、兩個姐姐和一個妹妹,因為家庭條件艱苦,所以從小學習成績優異的她不得不輟學回家幹活以補貼家用。在趙阿姨20歲的時候,嫁給了現在的丈夫。

婚後兩口子生活上物質條件雖然比較艱苦,但是相似的家庭背景,卻也讓他們一直以來都非常恩愛,生活也非常幸福。

1987年的時候,趙芳芹阿姨通過賣菜補貼家用,但是有一天她去外面進貨的時候,家裡的錢卻被人偷了。這個錢,原本是計劃用來做小兒子開學的學費的,最後她的小兒子也不得不輟學在家。屋漏偏逢連夜雨,趙芳芹阿姨的孫子去河邊嬉戲時因為意外而溺死了……每當談及此處,趙芳芹阿姨總忍不住失聲痛哭起來......後來,藉助於政府的關懷及好心人的幫助,趙阿姨一家慢慢的走出了生活的困境,生活條件也慢慢的有了改善和提升。

2

事無鉅細奮鬥工作一線

趙阿姨的工作區段位於新橋花園東區,每天的工作任務是負責整個小區內所有點位垃圾桶的早中晚三次分揀。

從剛開始接觸這份工作開始,趙阿姨就非常的投入。盛夏季節,一大早天氣就異常炎日,當人們都普遍還在起床的時候,她卻獨自一人在垃圾桶旁開始了每天的工作內容。到了下午,經過一天的暴曬,不僅溫度很高,垃圾桶內的垃圾更是散發出一般人難以接近的異味。到了晚上九十點鐘,當絕大多數人都已經在家裡吹著空調,與家人一起看看電視,聊聊家常,享受著家庭的溫暖時,趙阿姨卻還要再次重複白天的工作內容,認真做完最後一次的垃圾分揀。等到她到家,洗完澡準備睡覺的時候,往往都已經是深夜十一點鐘左右了。到了冬天的時候,當人們都躲在室內躲避嚴寒之時,趙阿姨依然在凜冽的寒風中,熟練的拿著工具,重複著熟悉的工作內容。每年冬天的時候,她的凍瘡膏都要用掉好幾盒。

有時候,趙阿姨凌晨2點多還會去小區裡面檢查一下垃圾桶,因為她擔心有些回家晚的居民會亂丟垃圾。在納故環保整個工作期間,趙芳芹阿姨的體重從130斤瘦到了110斤。趙阿姨常說:“我沒什麼文化,但是我知道一份付出一份收穫的道理。現在我的年紀大了,別的活也幹不了,但是垃圾分揀的工作我還是能夠做好的。所以我每天的工作,都必須認真的去做。垃圾分揀工作,只要細心一點,耐心一點,就一定可以做好的”。

3

平凡崗位抒寫別樣人生

小區很多居民都說,趙阿姨每天工作認真負責,不管怎麼樣,都不能把趙阿姨調走,有她在我們小區做垃圾分揀,我們大家才能真正的放心。

趙芳芹阿姨的樸實勤勞是被大家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的。趙阿姨也深刻認識到,為了不辜負大家對她的信任,她必須一如既往的認真工作,認真聽取居民的建議,儘量避開居民的出行時間,從而最大程度的減少分揀垃圾對居民的影響。

平常的空餘時間,趙芳芹阿姨會拿出她的紅色收音機,聽一首《感恩的心》或者她最喜愛的歌頌毛主席的歌,她說:“每次聽完後就都不會覺得特別累以及辛苦了。感謝共產黨,感謝毛主席,我們現在才能有這麼好的生活”

趙芳芹阿姨近期準備了20朵感恩花和14面錦旗,分別送給了早些年幫助過她的集體和個人......趙阿姨說:“做人一定要感恩,正是因為有了各級政府和各位好心人,才可以讓我在承受了那麼多困難和不幸之後卻依然堅持到了現在。苦盡一定會甘來的,所以我一定要感謝那些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

趙阿姨隨身一直藏著一本陳年的筆記本,有空的時候就拿出來看看。裡面夾雜著的都是一些老照片,關於她們老兩口過去的,關於她兒子的,關於她工作的,關於曾經幫助過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