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老师读诗经-001: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出自《诗经•秦风•无衣》,意思是:怎么能说没有战衣呢?我的战袍与你同穿。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这是一首秦人出征前的战歌。当时的秦国,实行的是寓兵于民的制度,百姓平时拿着锄头耕田种地,战时自备武器装备集结打仗,类似后来的军屯,现今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南北朝时期花木兰决定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后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就是在出征前自行准备武器装备的写照。这首《无衣》也是如此,只是外敌来犯,军情紧急,很多人还来不及准备好武器装备,怎么办?


怎么能说没有战衣?我的战袍与你同穿。

君王号令集结出征,赶快整修好我们的戈与矛,迎击我们共同的仇敌。

怎么能说没有战衣?我的战衣与你同穿。

君王号令集结出征,赶快整修好我们的矛与戟,让我们一起上阵杀敌。

怎么能说没有战衣?我的战裙与你同穿。

君王号令集结出征,赶快整修好我们的甲与兵,你我肩并肩共赴国殇。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秦军出征前紧张忙碌的准备场景和战士们相互鼓励、同仇敌忾、生死与共的大无畏精神,大有抗战时期川军出川奔赴抗日前线、抗美援朝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慷慨激昂。秦人尚武,忘生轻死,而源于秦地的这首《无衣》,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首战歌,是那个年代的“义勇军进行曲”,充满着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色彩,民国时期的吴闿生曾在其《诗义会通》中赞誉它“英壮迈往,非唐人出塞诸诗所及”。即使3000年后的今天,我们读来仍能强烈地感受到诗中的热血澎湃和激情燃烧。


西周末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导致了诸侯国的背叛。公元前771年,西北地区游牧部落犬戎攻入西周都城镐京,杀死了周幽王。随后太子宜臼继位,是为周平王。第二年,犬戎大军再次打来,周平王的直属军队势单力薄,诸侯国又无法派出援军,无奈之下征召为周天子养马的秦人部落武装御敌。秦人英勇善战,打败了犬戎,并护送周平王迁都洛阳,东周王朝由此开启。由于秦人居功甚伟,平王擢升秦人首领为诸侯,是为秦襄公,并将岐山以西的大片土地赏赐给他,是为秦国之始。因平王赏赐之地当时实际上被犬戎所占,秦襄公及其继任者秦文公率领秦国军民经过多年艰苦卓绝的征战,于公元前750年大破戎族,彻底收复了长期被犬戎占领的周原地区,即周王朝的发祥地,为秦国称霸天下打下了坚实基础。《无衣》这首战歌,就是在秦国对犬戎的征战过程中创作出来的。


春秋时期,楚国太子建迎娶秦国公主孟嬴,却被残暴昏庸的楚平王霸占。伍子胥之父进谏不成,反被楚平王斩杀全家300多口,只有伍子胥在好友申包胥的帮助下逃走。走前,伍子胥说,“我必覆楚”,即“我一定要灭楚报仇”。而申包胥回应他说,“我必存之”,即“我一定会保卫楚国”。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借助吴国的军队攻破郢都,掘墓鞭尸楚平王,并水淹楚国都城,导致黎民百姓深受其害。申包胥只身前往秦国求救,在秦哀公庭外不吃不喝痛哭了七天七夜,最终“秦哀公怜之”,派人到申包胥身边唱了这首秦人战歌《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胞,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随后“乃遣车五百乘救楚击吴”,显示了秦楚两国在战斗中结成的“袍泽之谊”。


1980年冬,负责修建穿越天山、贯通南北疆的独库公路的中国基建工程兵1500多人被暴风雪围困在天山深处,面临冻死饿死的危险,唯一与外界联系的电话线也被大风刮断。新兵陈俊贵奉命与三位战友前往40多公里外的山下部队求援。他们在海拔3000多米的高山雪地走了两天两夜,都已精疲力尽,所带的20多个馒头仅剩最后一个,谁吃下去,谁就有生的希望。是班长和战友将这最后的馒头留给了陈俊贵,而把死亡留给了自己。陈俊贵含泪用冰雪掩埋班长后,继续向前赶路,后掉下山崖被哈萨克牧民所救,才把施工官兵被暴风雪围困的消息报告指挥部。1500多名筑路官兵得救了,可22岁的班长郑林书和21岁的副班长罗强却永远留在了天山深处,和其他166名筑路战友长眠在新疆乔尔玛烈士陵园。陈俊贵转业后思念战友,返回天山做了烈士陵园的义务守护人。他与战友的这种“袍泽之谊”深深地感动着每一位独库公路上的行者和旅人。


2020年春,新冠病毒肆虐湖北,日本湖北总商会等四家机构联合捐给湖北的物资上引用了《无衣》中的诗句“岂曰无衣,与子同裳”,以表达中日两国人民面对新冠瘟疫这个共同的敌人感同身受、相互支援、并肩战斗的“袍泽之谊”,感动了无数中国人。


无独有偶,湖北疫情最严重的时刻,伊朗外交部长扎里夫在推特上发文,也引用了《无衣》中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来表达对中国抗疫行动的声援。他还用一句波斯古语来诠释对《无衣》的理解:“阿丹子孙皆兄弟,兄弟犹如手足亲。造物之初本一体,一肢罹病染全身”。确实,瘟疫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敌人,在它面前,全人类就是一个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只有精诚团结,相互支援,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