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汛期年度分析大全!心里有数,“汛”来有备

编辑:木子李

4月15日下午,海南省三防办组织召开2020年汛期年度分析会商会。

省农业农村厅、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省水务厅、省气象局、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等相关单位纷纷就各自领域发言。

看专家们都如何预测?

2020年汛期趋势分析

01、省气象局预测

2020年汛期我省热带气旋和暴雨洪涝灾害将重于2018年和2019年,气象干旱和高温灾害轻于2019年、略重于2018年,气候状况将明显差于2018年和2019年。影响海南省的热带气旋(含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及台风以上强度的热带气旋)为6-8个(常年7.8个),其中影响海南岛的为4-6个(常年5.5个),登陆海南岛的为2个(常年1.8个),影响和登陆个数接近或略少于常年。2020年雨季开始期在4月下旬,较常年偏早1旬;结束期在10月下旬,偏晚1旬。汛期各地总降雨量接近常年,其中5月、6月和8月分别偏少5-15%,7月、9月和10月分别偏多5-15%。

02、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预测

2020年汛期(5-11月)南渡江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1成,万泉河来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1成;昌化江来水较常年同期偏多1-2成。受强降雨影响南渡江上游、昌化江上游,南渡江下游控制站可能会发生超警洪水。

03、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预测

2020年海南岛会产生2-3次增水大于30 cm的风暴潮过程,并有可能造成1-2次实际潮位接近或超过当地警戒潮位的风暴潮过程。

04、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预测

2020年地质灾害总体形势接近往年,局部地区可能加重,与2019年相比2020年地质灾害发生频次和影响程度持平或偏多;类型以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

2020年主要风险

01、气象干旱灾害风险

主要关注时段为5-6月,西部和南部地区较重,重点关注白沙、儋州、昌江和东方等市县。

02、台风暴雨灾害风险

主要关注时段为6-10月,密切关注个别连续强降水过程和可能出现的12级以上台风的登陆或严重影响。

03、洪水灾害风险

主要关注时段为5-11月,南渡江上游、下游和昌化江上游可能会发生超警洪水,重点关注南渡江上游:福才、白沙;南渡江下游:龙塘;昌化江上游:毛阳、通什、乐东;迈湾水利枢纽工程(在建)、天角潭水利枢纽工程(在建)、南渡江引水工程(在建)、陀兴水库(改建)。

04、风暴潮灾害风险

主要关注时段为6-11月,重点防范区域海口、文昌沿海低洼地区,琼海、万宁、陵水、三亚等东部到南部沿海地区次之,西部沿海发生风暴潮灾害的可能性较小。

05、地质灾害风险

主要关注时段为5-10月,重点防范区为琼中、五指山、琼海、保亭、万宁、三亚、陵水、昌江、白沙9个市县;重要地质灾害隐患防范点为白沙县南开乡高峰村委会方红村(滑坡)、昌江县王下乡牙劳4队(切坡崩塌)、澄迈县桥头镇玉包村委会玉包港(崩塌)、陵水县蒙水岭(特大型泥石流)。


会商意见

01、目标

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

02、系统

充分运用气象部门建设的“海南台风灾害影响评估三维模拟系统”和水务部门建设的“海南省水库下游洪水动态模拟与预警服务系统” ,提升灾害模拟仿真、分析预测、预警发布等技术支撑能力,逐步形成综合气象、水务、海洋等精细化监测预报预警业务信息。

03、信息

充分应用短临预报(0-12小时)、中短期预报(0-10天)、延伸期预报(11-30天)等数据开展江河水库预报调度及山洪灾害预报预警、地质灾害预报预警、风暴潮预报预警等业务,延长灾害风险预见期,及时发布预警。

在现有主要依托海南突发事件预警发布中心(应急管理厅)的短信渠道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上,联合有关监测预警部门通过百度地图、高德地图、微信、微博等向公众推送预警信息服务,提高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及能力。

04、职责

气象部门:

强化气象灾害风险分类分区分级工作,特别是暴雨风力按市县乡镇行政区划、主要江河流域、重点区域等影响预报和台风灾害风险等级预报。

水务部门:

强化水旱灾害风险分类分区分级工作,特别是主要江河沿岸和城区低洼等洪涝风险分级预报。

海洋监测预报中心:

强化海洋灾害风险分类分区分级工作,特别是沿海风暴潮影响风险分级预报。

资规部门:

强化地质灾害风险分类分区分级工作,特别是强降雨引发的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分级预测。

农业农村部门:

加强海上渔船、渔排、渔港风险分类管理,通过多种方式向出海作业的渔船发布防风避险预警信息。

应急部门:

协调各市县及有关部门做好防汛备汛工作,适时开展明督暗查,建立隐患台账,跟踪督促整改,提前做好物资人员调度准备。

(来源:海南应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