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出萝卜带出泥 穿刺活检会导致癌症转移吗?

(通讯员 王磊 曾帆)杨先生因咳嗽、咳痰到医院检查,发现右肺占位并右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医生考虑右肺癌右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建议行支气管镜检查和锁骨上淋巴结穿刺活检明确病理诊断。杨先生家属却表示:"听说癌症患者做活检,会触动肿瘤,使癌细胞跑得更快,导致到处转移扩散。"因此坚决不同意活检。半年后,病情加重,有恶化倾向。其实,患者不同意活检的原因还有很多,从自己身上取一块肉出来,肯定会特别痛,抽血、大小便留存、拍CT….还要活检干嘛?刺破了岂不是"拔出萝卜带出泥",让癌细胞沿着针口流出去吗?

湖南省肿瘤医院胸部内二科主任医师蒲兴祥指出,活检是活体组织检查的简称。它是通过手术方法在病变部位钳取、切取部分或全部肿瘤组织或利用穿刺在病变部位吸取等方法,从活着的患者身上取得病变部位的材料,制成病理组织切片或细胞涂片后用显微镜检查的一种方法。同样的,通过触摸和影像学等手段明明知道这里有一块鼓鼓囊囊的肿起物,但医生并不能立即判断肿起物的性质,只有通过活检取出一小部分组织进行检测才知道。根据病灶大小,可将活检分为两类:1、切取活检。取活体病变组织中的一部分进行组织病理诊断,比如常见的各类穿剌活检,内镜下食管、胃、肠肿物活检,宫颈活检等;2、切除活检。将肿块连同部分周围正常组织一同切除送检,如肿瘤为良性,即可达到治疗的目的,如皮下肿物切除活检,淋巴结活检等。肿瘤患者进行活检极为常见。因为病理诊断是最准确的诊断,是公认的金标准,其诊断价值远远高于血液生化、影像学检查的诊断价值,具有其他检查所无法替代的确诊价值。

那么,活检安全吗?蒲医师介绍,切除活检是将病灶整体切除,不太可能存在种植转移,而常会出现肿瘤残留或者手术切缘不够,导致二次手术。担心活检可能会"拔出萝卜带出泥",即肿瘤沿着穿剌孔道种植转移,多指切取活检术。以肺穿剌为例,穿剌针逐层穿过皮肤、皮下脂肪、肌肉、筋膜、胸膜、肺组织,最后到达肺肿物,取到极少部分组织后沿原路退出。理论上来说,肿瘤细胞确实有可能沿着穿剌孔道种植转移,但是临床上,这种概率是极低的,目前所用的穿剌针大多有套管等防护设计,类似圆珠笔收缩功能的套管保护。当穿剌针快要碰到肿瘤的时候,就停下来按一下开关,将带有凹槽的针芯弹出,扎入肿瘤;再按一下开关,针芯就会回缩到套管内;此时活检取到的肿瘤组织被封闭在套管内,最后拔出穿剌针。取出的肿瘤组织与穿剌孔道完全隔离,最大程度上降低了针道人为播散的可能性。

蒲医生介绍,还会有患者表示担心,针口的肿瘤细胞会不会通过血液转移到全身?其实就算是不做活检,癌细胞也会照样扩散或转移,因为不受限制的增殖、扩散和转移原本就是恶性肿瘤的"天性"。活检可以确认肿块性质从而最快时间加以治疗,不做活检的潜在风险性远大于做活检可能带来的风险性。美国梅奥诊所的研究人员对2034名胰腺癌病人进行研究,其中498名患者行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EUS-FNA)术,1536名未进行活组织检查;EUS-FNA组患者的平均存活期(median overall survival)为22个月,未活检组患者的平均存活期则为15个月。

活检时需要注意什么呢?蒲医生指出,一是所取得的组织能反映病灶的性质,应避免取坏死、出血部位,避免挤压组织引起人为变态;二是取材时尽量减少创伤、出血,有的部位不宜活检,如鼻咽纤维血管瘤的血管丰富无弹性,活检易引起大出血;三是如果怀疑为恶性淋巴瘤,最好将一个淋巴结完整切除送检,细针穿刺和粗针穿刺活检常常难以确诊,而且穿刺引起的继发性改变甚至会对后续诊断造成不良影响。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易因活检而促进肿瘤的转移,不宜活检,应整块一次性广泛切除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