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泥沼深陷"不能细想...

很艰难的翻完了手中这本书。之所以说是艰难是因为内容过于真实而残酷,同时还有令人窒息的无奈。几乎每翻完一个章节, 我就要停下来休息一下,喘口气。

上一次有这个感觉还是看余华的小说的时候。当然,小说是虚构的。而这本书却是真实的,尽管,这些故事发生在大约十年前的美国。

本书作者Matthew Desmond是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这是他根据在威斯康辛州读博士期间做的田野调查而写的一本关于美国社会底层人物被房租渐渐拖垮,最后濒于人生崩溃的纪实性作品。

Matthew花了几个月时间,亲身住进了美国密尔沃基市最贫穷的社区,为我们讲述了8个在绝境边缘的家庭的故事。

Arleen是一位单身母亲,在为摇摇欲坠的破公寓缴纳房租后,每个月只剩下20美金养活自己和两个儿子;Scott是一位善良的男护士,却毒瘾缠身;Lamar是一个没有腿的男人,却要照顾整个社区的男孩,试图努力工作摆脱债务;Vanetta的工时被减少后不得不参与一起抢劫案。几个家庭的故事交替推进,同时也带入两位房东以及驱逐执行者,社区法庭,社区教会等角色的视角。

与一般学术著作不同的是,《扫地出门》绝不枯燥反而非常有画面感,以至于我甚至几乎觉得是在看一部美剧;而与一般学术著作相同的是,它每章后面都有非常翔实的注解和资料引用来源。

贫穷,在任何国家都是个问题。然而,每个国家遭遇的问题可能都不太一样。

每个国家有每个国家的来处,宗教的、文化的、历史的…这些东西交汇在一起,在当代的时空背景下,编织成了各种问题外在的样子。

美国这样的国家,说到底是一个”残酷的”商业社会,所谓美国梦的本质是在一套规则体系下各自竞争,后果自负。

这里规则大于一切,穷人真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治安官照样上门,倚在门边,手扶着抢,看着搬家公司的人把你屋里的一切扔出来放在路边,哪管你和你那年幼的孩子在摄氏零度的天气里是否有地方过夜。

中国和美国遇到的具体问题可能不太一样,可是随着社会和技术的发展,社会分层越来越剧烈,中产为主的橄榄形社会越来越难以维系,反倒是两级分化越来越严重。同时社会体系的纽带和整合作用却在逐渐瓦解,人群越来越原子化....这些点大概倒是颇有相似之处的。

在这种情况下,人一旦被某个问题拖住,很可能会发现,这是个黑洞,它会引发下一个问题,然后是再下一个。反过来,要解决他却是如此之难,很可能是原子化的个体永远无法解决的。

就拿最近的上海医生被拷走一事来说,背后其实是医疗资源紧张,基层执法人员素质不够,和谐社会对轻微违规长期纵容,秩序维护成本过高等问题。

这些问题,就像美国的房租问题一样(当然,中国同样有这个问题,不然哪里来的城中村,群租房呢?),随着时间,都会被慢慢积累。

问题最初浮现的时候,总是能打个补丁,比如,处理一下公关危机,说一下双方达成了谅解,都各退一步,海阔天空。然而,当时间流逝,补丁摞着补丁的时候,系统性的问题大概就很难解了。

就像这本书,最后也没有提出任何可行的解决方案甚至稍微靠谱些的建议,终究也只是一个触目惊心的展示罢了。

**********************************************************

PS:本书名列2018年度豆瓣评分榜社科纪实类第四

【名人推荐】

若想了解导致贫穷的问题是如何盘根错节的,不妨读一读这本关于密尔沃基驱逐危机的作品。德斯蒙德形象描绘了美国贫困人口的生活群像。相较我读过的其他书籍,《扫地出门》使我更清楚地理解在美国做穷人是什么滋味。

——比尔·盖茨(微软创始人)

这部敏感细腻、壮美到令人心痛的民族志作品让我们重新审视美国的贫困问题——连有个栖身之所都成了一件难事。

——罗伯特·帕特南(哈佛大学马尔金公共政策讲席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扫地出门》论述了一场迅速卷席美国的严重经济困境。马修·德斯蒙德对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市居民的生存境况和被驱逐经历的描写不仅会让普通读者目瞪口呆,还为城市贫困问题方面的专家拓宽了研究视角。

——威廉·朱利叶斯·威尔逊(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美国社会学协会前主席)

《扫地出门》凭借其深度的研究,揭示了2008年美国经济危机以来大规模的驱逐现象与贫穷之间的关联:贫穷,不意味着会被驱逐;而一旦被驱逐,人就会越变越穷。

——2017年普利策奖最佳非虚构图书颁奖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