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国际证券点评政治局会议:目标不改 直面挑战

常态化疫情防控之下,经济或渐进式修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空间充足;提振需求将是下一阶段政策的重点。

1.重新认识新冠疫情的影响。新冠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的挑战前所未有。从经济数据表现来看,1-2月固投、社零、工增都出现了大幅同比负增长,3月虽增速有所收窄,但一季度GDP实际同比增速-6.8%依然低于市场预期。同非典相比,新冠冲击影响范围更大;同次贷相比,新冠的影响更迅速,且切实影响到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而且次贷对外需的影响尚未完全体现出来,预计之后国内经济复苏是渐进式的,二季度GDP增速可能回升至3%。

2.小康社会任务目标不放松。此次政治局会议提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但我们认为完成此前制定的翻番目标难度较大,应适度调整侧重关注脱贫攻坚和收入目标。同时在“六稳”的基础上提出“六保”,更加突出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底线思维。

3.更大的政策力度空间充足。财政政策方面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及提高赤字率、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货币政策方面提出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我们维持此前观点,在应对新冠疫情冲击稳定经济增长的问题上,财政政策是主导,货币政策是辅助,并且我们认为为了维持稳增长政策的力度适度,不造成强刺激和大水漫灌,我国目前积极的政策较为克制,在应对经济前景不确定性方面相较海外有更多政策空间。

4.稳定和释放需求是稳增长的抓手。从需求的主体来看,首先是通过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稳企业,对于受冲击明显的中小企业,政策要减税降费降低融资成本和经营成本提高企业存活率,对于生存能力较强的企业要调动投资积极性、促进升级转型,对于新兴产业继续扩大投资。其次是公共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加强传统基建和新基建。最后是通过兜底民生保障释放居民消费需求。

5.重申房住不炒。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房地产销售和投资数据均出现了大幅下滑,此前在一城一策的政策指导下部分城市阶段性松绑过房地产政策,但大多随后又取消了松绑。到目前为止房住不炒的政策定位没有动摇。

6.改革是推动发展的重要方法。4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外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我们认为一定程度上引领了改革政策的出台。综合考虑经济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我们接下来较为关注金融领域扩大对外开放的政策、进一步吸引外资来华投资的政策、以及促进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投资方面的政策。

风险提示:疫情在全球传播时间过长,全球经济下行幅度超预期;国内通胀压力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