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小孩喜欢丢东西,屡教不改,家长可以试试这样做

事情是这样的,佳佳妈前端时间在群里跟大家时候说了一件事儿。自己的宝贝女儿佳佳9岁大了,可最近爸爸给他带了一个十分可爱的毛绒兔子玩具,佳佳刚接过手就将毛绒兔子丢在了地上,还哭了起来。爸爸急忙帮她捡了起来,谁知道刚好了没多久,佳佳又将小兔子丢在了地上。群里面的好几个妈妈瞬间就炸开了锅,自己家的小孩也常常乱丢东西。有的孩子是丢玩具,丢衣服,还有的是丢筷子,丢奶瓶。仿佛什么东西到了他们手中都会被无情丢到地上。这着实让各位爸妈十分头疼,感到气气却又无可奈何。

然而,这其实完全正常,孩子爱丢东西,主要是进入了成长的另一个阶段,我们称之为“空间敏感期”:

1.手部能力的提升

宝宝到了一岁左右,手部能力有了一个明显的提升,手部肌肉的力量和协调能力更加成熟,这个时候宝宝就可以轻松的攥紧和松手,并且还学会了扔东西。

2.认知能力和好奇心的提升

随着宝宝大脑思维的发展,以及手部能力的提升,宝宝可以随心所欲的控制球的去留。很多宝宝喜欢看着东西落地发出不同的声音,然后开心的大笑,根本没有注意妈妈表情的变化。宝宝可以通过看东西掉落地上,对物体进行观察和区别。

是否应该阻止宝宝丢东西?

原则上宝宝的一些天性行为,我们都不做干预,只进行引导。在宝宝丢东西这件事情上,我们只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就可以妥善解决这个问题。

1.给宝宝不易损坏的玩具。一些毛绒玩具、橡胶制玩具、塑料玩具,一般不易损坏,可以给宝宝在床上、地板上、餐桌椅上准备一些,让宝宝尽情地玩。

2.不要给宝宝食物。当宝宝吃饱后,就要把餐桌上的饭碗拿开,食物拿走,不能养成扔食物的习惯。一来食物扔到地上不好收拾,二来对食物也是浪费。

3.为了方便,妈妈可将玩具用线或皮筋儿拴在宝宝床头,当宝宝扔出去后,妈妈指导他再把玩具拉回来,这样,宝宝就不会够不到玩具时哇哇大哭了,同时也省却了捡东西的烦恼。(注意拴的绳子不要太长,免得绕到宝宝脖子上出危险。)

4.不要马上收拾。如果当宝宝扔出一个玩具后,你就马上收拾,那宝宝就以为这是两个人玩的游戏,玩得更起劲儿。因此,宝宝扔出玩具后,不要马上捡回来。而要等到把手中的东西都扔完,找你要时,你再捡回来。

5.家中的手机、手表等价格昂贵的东西注意要放在宝宝不易够到的地方,宝宝可不管东西是否能扔,是否昂贵,真要扔坏了可是一种损失。

6.爸爸妈妈有兴致陪宝宝玩的时候,也可以和宝宝坐成面对面,中间隔一点距离,一起拿个毛绒玩具扔过来扔过去,和宝宝一起做游戏,这样不仅锻炼了宝宝的能力,还促进了亲子关系的发展。

总结一下,在宝宝丢东西这件事情上,妈妈的反映不要太激烈。这是因为随着宝宝的成长,它们的手部提升的能力和认知能力和好奇心都有了的显著的提升。妈妈们可以在保证宝宝安全的前提下,跟宝宝一起做游戏,一起丢东西。这样既可以锻炼宝宝的能力,还能促进亲子关系的发展。

作者简介:育儿补习班(Allyemall_News)是十万新手爸爸妈妈育儿路上的贴心私教,文章不多但实用,宝宝的成长我们一同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