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青铜兵器,至少有三个特点,让人惊叹不已

秦始皇能够统一六国,除了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贾生说的是借助其先祖六代人的努力,还有就是秦始皇懂得善用人才,如对白起、王翦、李斯、蒙恬、章邯、商鞅等人的重用外,也许就是秦始皇实行军功授爵的兵士手中的青铜兵器了。

我们知道,古代铁兵器始于春秋后期,而铜兵器始于尧舜禹传说时代。到了战国时期,战场上的兵刃,大多已经都是铁制兵器,唯有秦国仍在使用铜制兵器,因为秦始皇的青铜兵器,至少有三个特点,让人惊叹不已。

这些青铜兵器,与盛行于商周时期的青铜兵器不同,越王勾践曾经使用过的一把青铜剑,到现在都不见丝毫锈斑,依旧锋利无比。在冶铸制造青铜兵器的过程中,加入锡,当铜锡合金成分达到一定比例的时候,就能将青铜的硬度和锡的韧度体现出来,不仅坚固,且不易折断,再经过用含铬化合物进行人工的氧化处理。

秦国人擅使三棱箭镞,这种三棱箭镞的三面侧刀、略带弧曲,没有翅翼,受风阻影响很小,侵彻力更强。世界上第一颗具有现代意义的子弹,应该就是在中国人发明火药的基本上,有根据这个原理研制出来的,可见秦始皇那个时候,对风的阻力,就已经研究得非常深入了。

三棱箭的镞头长度、弧度、角度,以及重量几乎一样,也就是说,如果哪个青铜兵器的零部件坏了,不需丢弃,只要换一个配件上去即可,这种做法,既节省了铸造青铜兵器的成本,还增加了使用青铜兵器的战力。秦王扫六国,虎视乃雄哉,兵器是关乎战斗力强弱的因素之一,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那秦始皇采取了什么做法、可以将本国的兵器提高到如此水平?答案在《吕氏春秋》中,就是“物勒工名“这四个字,意思是说,所有官制的器物,必须铭刻有制造者或管理者的名字,以备追溯究办,换言之,就是采取了实名负责制的做法。

吕不韦是兵器生产的最高监管者,他下面是工师,叫蕺,蕺下面是丞,叫义,义下面就是制造者了,叫成,层层负责。如果哪个制造者出了纰漏,导致所铸造的兵器在战场上出了状况,就得拿着这刻有字的残骸,回来问责,甚或因此而丧生。所以,制造者们为了保住性命,只能用心研究兵器,认真铸造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