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航飙升50%!新国产电动汽车 明年将冲击700km

作为许多人眼中 电动汽车界的乔布斯

钢铁侠马斯克最近很是焦虑:

被东芝惨坑 50万model 3订单变定时炸弹

信用评级被垃圾 投资者的立场像随风墙头草

马斯克:宝宝心里苦 男瘦香菇

但好在特斯拉如今还是一枝独秀

至今仍站在“高档”电动动汽车金字塔的顶端

不过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在信息大爆炸、制造业升级的时代

说不定等不到三年就轮到你去河西了

所以马斯克最近的焦虑还得再加一个(中国)

因为在中国有票同行窜得实在太快了

随着比亚迪BYD换装了三元锂电池的

秦EV 450、E5 450、宋 EV400上市

中国新能源汽车正式进入续航400+时代

三款新车官方给出的续航数据是:

秦EV 450 NEDC 400km 60km/h巡航 480km

E5 450 NEDC 400km 60km/h巡航 480km

宋 EV400 NEDC 360km 60km/h巡航 400km

离特斯拉Tesla model S 100D

613km的续航还只差约三分之一

至于马家当红花旦——model 3……

你那NEDC下400km+的续航 咱差不多

而且三款新车补贴后的售价

最高也只有model III的一半左右

看到这马斯克多半已是如鲠在喉

再想想在中国独资建厂谈判的举步维艰

自家的车卖得少 还被特朗普牵连加税

………………

心中千思万绪、百般流转

最后只化作一句饱含真情的:MMP!

光看这PPT的审美 就能确定是官方正品

BYD或许暂时不会涉足高端

但其身处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

还拥有电动汽车核心三电的全链条

研发、制造、销售体系

绝对是马斯克在中国最大的对手

不理解?为什么?

无他 BYD万事不求人还有政府补贴站场

至少在中国他的综合竞争力最强

不信的话 敢说“核心零部件保修(免费)8年

电芯终生保修(不免费)”的还有谁?

而且除了比亚迪外

自从“自18年6月11日起续航超过400km的

电动汽车国家将补贴5万”消息传来

国内的电动汽车圈瞬间炸了

纷纷推出了自家酝酿已久的400km+

比如

号称最高续航600km的威马 EX5 500

NEDC 460km 售价14.98万

“半小时充电30%—80%”其实充满不少于1小时的帝豪 EV450

NEDC 400km 售价14万起

是颜值控心头好的荣威 MARVAL X(光之翼)

NEDC 370/400km 售价未公布

此外像腾势、江淮等厂家也纷纷跟进

大有在400km+的补贴红利下逐鹿中原的架势

看到此情此景马斯克要是还无动于衷

那就不是心大 而是心梗死了

可是,

面对来势汹汹的中国狼群 特斯拉

是否只有招架之功 毫无还手之力呢?

答案是 NO!

特斯拉依然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国产电动汽车和特斯拉的差距

主要在下面这两方面

1.还没出过智能驾驶事故

是的你没看错 小编也没写错

一个新技术出事故并不是绝对的坏事

因为世上永远不可能有完没无缺的设计

即使是 L2级的特斯拉 AutoPilot

也因为各种事故而饱受争议

可却从来没人能阻止它变得更强大

回过头来 虽然国内智能驾驶的研究热度

并不比任何一个国家低

蔚来、威马、荣威、吉利、阿里、百度……

都投注了大量资金进行研发、试验

北京、上海、重庆也开放了智能驾驶的路测

但实验室和测试路上得出的数据

永远比现实中能遇到的“意外”少

说起来有些冷血 可现实就是

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 国内智能驾驶离真正成熟

还至少有一个特斯拉的距离

2.电池技术差距很大

从数据上看 国内的锂电池业龙头企业

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等都发展迅速

可是 锂电池的“高镍正极、湿法隔膜”等核心配件

国内的技术依然远远落后于日、美、韩

这也是东芝敢把电芯做到

尺寸21700 单体能量密度300Wh/Kg的原因

而国内如今依然还是18650作主力

(比亚迪 三元锂单体能量密度200Wh/Kg)

要知道电芯尺寸越大

封装(Pack)后的电池包成本越低

系统能量密度上还会有20%以上的优势

负面因素则是发热急剧上升 易燃易爆

所以如果在技术上没有大的突破

没有任何企业敢轻采用更大尺寸的电芯

好在 工信部早已提出 要在2020年前

国内锂电池能量密度突破300Wh/Kg!

也就是相比现在提升二分之一

估计到时候我们的话题可能就是:

电动车续航将破700km “油费”碾压燃油车!

而且天津力神去年就已研发出280Wh/Kg的样品

年内就将进行小规模的商用

特斯拉式的续航并非遥不可及

总而言之

国产电动汽车和特斯拉 差距不小

但在设计、工艺、电池、智能驾驶等领域

政府、企业投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发展速度和体量远超世界上任何一个国际

在这样迅猛的势头下

真正超越特斯拉 谁又敢说一定不可能呢?

毕竟最 最 最 最 重要的是

国产电动汽车的价格可具有统治性的优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