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硬核”措施推进社区疫情精准防控

东北网4月21讯

(记者 周秘)21日,黑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第47场新闻发布会,会上,省民政厅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处处长袁绍志就黑龙江省推进社区疫情精准防控以及关心关爱抗疫一线社区工作者等方面的问题答记者问。

袁绍志表示,近期黑龙江省外防输入压力剧增,一些地方疫情出现严重反弹,防控形势异常严峻。我们既要谋划长远,更要立足当前,拿出一系列硬核措施。一要强化小区封闭式管理,原则上只保留一个进出口,安排专人值守;二要强化人员进出管控,用好戴口罩、测体温、扫码“三件宝”;小区设置快递(外卖)集中投放区域,实行无接触配送。三要落实好对重点人员管控,安排专人对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家庭成员的监测、管控并提供生活保障服务。四要严禁聚集活动,社区棋牌室等室内文化娱乐场所暂不开放;社区政务服务大厅、办事大厅等实行预约服务、网上办理。要组织联防队员、志愿者、网格员等加强巡防管控,小区内严禁聚餐、聚会,居民之间要保持1.5米以上安全距离。五要搞好环境卫生,物业服务企业、小区保洁员等要按照每天不少于一次的频次,重点对公共楼梯间、大堂,电梯轿厢、垃圾桶等公共区域和设备及公共扶手、电梯按键、门开关及门把手等高频次接触部位进行重点清洁和定期消毒;发现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所居住的单元要进行全方位消杀。要注重公共区域通风,确保空气流通。六要强化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推广运用龙江健康码、社区二维码等支持社区(小区)出入管理;依托公安、出入境管理、交通运输等领域大数据推送,实现社区对入境人员、重点风险地区返回人员管理的无缝衔接;依托社区防控产品移动客户端和社区公众号、微信群、QQ群等开展健康教育、信息宣传、情况报送等工作。

袁绍志介绍说,疫情发生以来,全省广大城乡社区工作者坚守岗位、日夜值守,为全省疫情防控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积极改善防护条件,提升社区工作者防护能力。截至3月中旬,各地为社区配发口罩410万只、防护服8万件、消毒水和酒精近600万升,非接触式体温计近2万只;加大政策执行力度,为一线社区工作者发放补助。截至目前,全省各地累计发放补助资金1.81亿元,约10万名社区工作人员得到了疫情防控工作补助;及时下沉党员干部,有效充实城乡社区工作力量。开发临时性社区公益岗位,帮助困难群体临时就业,及时充实社区工作力量。同时大力推广龙江健康码,为社区防控工作减负提速。下一步,各地要加快构建社区防控工作信息化支撑体系,运用大数据、互联网、视频监控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快智慧社区建设步伐,提升社区人员管理、社区服务、秩序维护等工作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