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生二胎不贵”被骂上热搜,怎么总有人认为养孩子特简单?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最近说了一段话引起了广大宝妈的强烈不适。

1. 生孩子成本太高了都是想象出来的,用普通尿不湿喝普通牛奶就不贵了。




2. 第一个孩子的东西第二个接着用,省钱省事,都想要好几个孩子。



3. 上一般的学校就可以,孩子能不能考上好大学不在学校在家长的本事。



当时网友就反问他:“如果我给第一个孩子报了你们新东方,我第二个孩子也能免费吗?”

对于这个网友的发问,我反手就是一个赞。

先看我们俞校长自己的成功路,光考大学就复读了三年。

在那个年代,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基本上是举家之力才能供一个大学生,连着复读三年家庭要背负多大的压力?

怕是年代久远,俞校长已经不记得当年父母的难了。

或者说,受难的不是他,所以套用一句老话:“站着说话不腰疼!”

俞敏洪这段话最让当妈的刺耳的就是把养孩子的成本算成了物质成本。

只是说孩子衣食住行的费用。

作为一个宝妈我就想问一句:“从孩子出生开始,每个月打给他/她一笔,孩子就能自己长大吗?”

退一步,就是直接买成尿不湿奶粉,孩子能自己泡奶粉还是自己换尿不湿?

24小时全年无休的伺候孩子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大概也只有没自己带过娃的人才能说出这么轻飘飘的话。

要知道养好一个孩子,除了物质更多的是精力。

前段时间大火的《安家》里,宫蓓蓓那一番话才是现在多数宝妈内心的委屈。



现在养一个孩子可能对很多爸爸来说只是经济压力,因为其他的绝大部分压力都在妈妈身上。

妈妈除了和爸爸一样共同承担经济压力外,既要做一个好的育儿师还得干营养师的活,甚至还得身兼理发师按摩师等,甚至家里有个经常生病的宝宝,妈妈都能当个入门级的儿科大夫。

总之妈妈就得无所不能。



可哪个当妈妈的天生就会这些?谁不是一点点的摸索着学习的?

谁不是在实践中一点点的汲取教训和经验的?

这当中的付出岂是简单的物质成本?

复旦大学沈奕斐教授,曾让人把一份母亲节海报的标语“比伟大更伟大”,改成了“妈妈需要支持”。

她说:“只夸妈妈伟大无异于捧杀。”



比起空洞的口号妈需要的是实质的帮助。

最近网上有些视频,视频里一般就是两张照片,结婚前和生娃后。

这些对比照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生娃后无论颜值多在线,眼神是空洞和疲惫的,没有半点光彩。

造成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

所有做过母亲的人都会为之心酸。

反正,一直都是伪单亲妈妈的我,发自内心的佩服那些要二胎的。

对俞敏洪这些话,我反正半点不认同。

养一个孩子可不是他说的那样简单随意。

除了物质成本,还有一个女人全身心的牺牲。

至于当爹的牺牲多少看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