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意掉头、横穿马路……郑州拆除道路护栏三天后 为何有市民忧心忡忡?

来源:大象新闻

原标题:《随意掉头、横穿马路……郑州拆除道路护栏三天后,为何有市民忧心忡忡?》

大象新闻记者 汤磊 李晨昊 文/图、视频

“这两天在中原路这边开车可得提着心,这个护栏拆了以后,总是有行人和电动车横穿马路,还有汽车乱掉头,对直行的车辆影响很大。有护栏的时候开着很顺,护栏拆了反而跑不起来了,想不明白为啥要把中间的护栏拆了。”出租车司机王师傅每天都要在郑州市区跑车十几个小时,最近他也注意到有几条道路中间的隔离护栏被拆除了,对此他表示不太理解。

为深入推进“三项工程、一项管理”工作,提高道路通行效率,打造整洁、有序、舒适、愉悦的城市交通环境,最近,郑州交警对市区英才街(文化路—花园路)、东风路(文化路—中州大道)、中原路(西三环—西四环)、商都路(中州大道—东三环)、长江路(西三环—紫东路)等5条道路的中心隔离护栏进行了拆除。大象新闻记者走访了这5条道路,发现除了商都路的小部分路段仍有隔离护栏外,其余道路已经拆除完毕。

拆除了隔离栏的道路显得宽敞了许多

为什么拆掉路中间的硬隔离原因很多,比如大家的交通意识加强、护栏影响美观、护栏容易造成二次事故……

出于提高道路通行效率,让道路更整洁宽敞,郑州交警对市区部分道路中心隔离护栏进行拆除。但是拆了护栏,有些陋习又回来了。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自动播放

向前 向后

“这两边都是大学校区,有上万名大学生在这附近生活。平时学生在十字路口过马路就喜欢抢灯,这个路口也是这最容易拥堵的地方。以前路中间有隔离栏,横穿马路的人和随意掉头的车辆不多,现在学生还没返校,等到学生们都回来了,这条路高峰期可能会变成‘菜市场’。”住在郑州英才街的王女士平时都要开车上下班,在看到道路中间的隔离护栏被拆除后,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记者在英才街的某高校门口也发现,有些停在路边的车辆如果需要折返方向,并不会行驶到前面校门口宽阔的地方掉头,而是直接压双黄线掉头。

“前几年早上来上班的时候,经常能看到让车撞坏的护栏,十几米翻倒在路这边,这多危险啊。”孙阿姨是中原路上的一位环卫工人,在这里工作了快十年了,对于拆除路中间的隔离护栏孙阿姨是举双手赞成的。“这护栏装了有六七年了,中间有拆掉过,后来又装上了。这一段路车开得快,拆了后是不是感觉宽敞点了?”

拆除掉隔离护栏后不断有汽车违章掉头

“以前门口有护栏,如果从东边回家要往前再开大概200米掉头回来进小区。现在护栏拆了肯定方便了,但是总觉得不太安全。”中原路阳光花苑小区的李女士说,虽然开车方便了一些,但危险系数也增加了。

“前面就是高速口,平时这的车速挺快的,但是因为路中间有护栏,几乎没有人横穿马路,开车时还是挺省心的。但这个护栏拆了以后,就开始有人横穿马路了,晚上天黑的时候看不清很危险。”由于之前中原路中间有隔离带,阳光花苑小区的东边100米处修建了一座人行天桥,还装有电梯和电动车通行的缓坡,方便附近的居民过马路。记者在这里观察了1个多小时,发现不断有人冒着危险横穿马路,没有一辆电动车从人行天桥上面通过,走人行天桥的行人也很少。

东风路百脑汇科技大厦门前

“以前有护栏过不去啊,每次拿货就骑电动车去前面的隧道上面掉头回来。现在直接就过去了,确实不安全但是省时间啊,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要跑好多趟。”郑州东风路百脑汇的拥堵,早几年在郑州就出了名,这里大多数商家都会在马路对面的小区里租一间房子当仓库,有生意的时候小李就骑电动车去拿货。最近大厦门前的隔离栏被拆除,方便了很多。“来回一趟能省三四分钟,都知道是违反交通规则,但是‘中国式过马路’大家都习惯了。”

道路中间的隔离栏最初的设置目的是为了约束机动车随意掉头、转弯、超车等违章行为,但是记者在采访中却发现,如今隔离栏反而成了机动车司机心里的“安全栏”。

此次郑州5条道路,共拆除交通护栏17310米。记者查阅得知,东风路和中原路的隔离护栏是在2010年陆续加装投入使用,而英才街的隔离护栏是在2013年设置的,当时还撤销了高校门口的斑马线,就是为了引导行人改走过街天桥。

郑州市交警八大队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次拆除的隔离护栏经过维修后会在其它路段投入使用,后续的拆除工作目前还没有接到通知。

近年来,全国有很多城市都在陆续拆除道路中心隔离栏,市民的态度也是褒贬不一。

一位网名叫做“郑州曲直”的网友,经常在微博上对郑州市的道路交通、城市建设提出自己的建议。他的一段评论得到了网友最多的点赞,“我觉得,在目前的交通意识下,拆除隔离栏为时尚早。现在郑州交通秩序还不是那么好,硬隔离能起到强制作用。对机动车乱掉头、堵车时逆行抢道、行人乱穿马路起到了很好的阻止作用。硬隔离拆除后,如果管理跟不上,这种乱象会很快反弹,严重影响交通出行。”

来源:新浪河南网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news@ersanl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