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因为它,你每天给孩子吃的零食都可能有“毒”

零食是孩子日常最爱吃的食物之一,软糖、布丁、果冻、调味乳、牛肉干、火腿肠、酸奶等小零食,早已成为家长哄孩子的利器。

殊不知,一些潜在的危险已经悄悄临近了。很多人可能会问了,这些小零食大家不都在吃么,怎么就有危害了呢?其实都是因为它——卡拉胶。

从当年的三聚氰胺、地沟油问题,到现在的保健品乱象,会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往往都是由一些不被大众所熟知的食品成分引起。

卡拉胶本身是一种食品添加剂,从红海藻中提取而来,最初来自600多年前的爱尔兰,现在已经被广泛生产和应用,其主要在食品中作为稳定剂、增稠剂和乳化剂来使用,可以带来果冻般的口感。

对于卡拉胶的危害性,全世界存在广泛争议

虽然现在卡拉胶在市场上已经普遍存在,但是大众却对其危害了解甚少,甚至在业界和学界也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即使这种添加剂在欧盟已经使用了很长时间,但仍然没有一个监管机构明确宣布过卡拉胶是安全的,而世界上证明卡拉胶对健康有害甚至可能致癌的论文,已经发表了3000多篇。

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使用降解卡拉胶来做实验,诱导实验室动物产生胃肠道炎症,以测试新型抗炎药物的有效性。降解型低分子量卡拉胶在实验室动物实验中被认定为是致癌物质,也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可能的人类致癌物”。

欧美有很多科学机构及民间组织,一直在努力推动限制卡拉胶的生产和使用。甚至美国农业部的顾问和美国国家有机安全委员会(NOSB)都曾认定卡拉胶有害,但迫于游说集团的压力,美国农业部最终还是无视这些“权威”意见,允许将卡拉胶认定为有机产品。

但根据欧洲委员会食品科学委员会对于卡拉胶安全性的审查,结论认为食品级卡拉胶不安全,除非将“降解”的卡拉胶含量保持在5%以下。尴尬的是,经过进一步的实验室测试,没有一个食品级卡拉胶样品的含量低于5%,随后该测试结果就从互联网上删除。不过,到现在,欧盟依然不建议在婴儿配方奶粉和有特殊医疗用途的婴儿食品中使用卡拉胶。

卡拉胶“半透明”化的使用状态,需要消费者擦亮双眼

目前,经过民间机构和组织的努力,美国一些有机食品做了相应的妥协,会在包装显著的位置标注上食品是否含有卡拉胶,让消费者自己选择是否食用含有卡拉胶的食品。

但是在国内似乎还没有达到这样的水平,如果大家平时仔细看国内超市货架上的食品包装,要是含有卡拉胶成分,一般都会在成分表里标注,只是很少有品牌明确写出其具体含量,这就让人心里没底了,毕竟科学研究说降解型卡拉胶含量在食品级卡拉胶中应低于5%才算安全,从现实情况来看,大家不仅不知道含量,能达到这一标准的产品也寥寥无几。

因食品安全问题搞的人心惶惶的年代,在把关孩子吃的、甚至是成人和宠物吃的食品上,还是需要擦亮眼睛,用对待婴儿奶粉安全一样的严苛态度和标准来应对。惹不起,咱还躲不起么嘛。既然世界各地还在大量生产和售卖含有卡拉胶的食品,那咱们就自觉选择不含卡拉胶的、更安全的食物,毕竟孩子和家人的安全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