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越窑波罗子

五代~北宋早期越窑青瓷套盒

波罗子,一般俗称“套盒”,最初应为供养于佛门的果食器,所谓“波罗”很可能即“般若(念bore)”,意为智慧,很可能就是赞其构造巧妙(即可单独使用,又能套叠一起),充满禅意吧(外圆满,内中空)。这类瓷器一般见于五代和北宋时期,南宋官窑也有烧制,为当时级别较高的佛教用器或者使用器。


五代 越窑 方形 青瓷 套盒

1996年浙江省临安市玲珑街道祥里村后晋天福四年十二月(公元940年)康陵出土。


五代-北宋 越窑 镂空 套盒


五代-北宋 越窑套盒

五代越窑是越窑历史最高水准、越窑在五代时期造型多样性,纹饰精美程度,都是无法想象的。无论是纹饰装饰类方面,还是素器器型、釉色,五代越窑都趋于顶峰。五代越窑的影子几乎可以在两宋任意其他窑口的产品中见到,这在当时及以后,都没有任何窑口可企及。此器为方形、四壁镂雕莲纹、纹饰精美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