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防疫战线的“先锋”“堡垒”⑧

近期,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开展了第一批“防疫先锋岗”“防疫排头兵”评选活动,在全区推出了229个“防疫先锋岗”和438名“防疫排头兵”。为进一步树立标杆、表扬先进,朝阳组工将推出系列报道,集中展示他们的典型事迹。今天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三里屯街道“防疫先锋岗”北三里社区和“防疫排头兵”综合行政执法队副队长郁龙。

防疫先锋岗:

北三里社区

北三里社区是综合型社区,辖区内除了有3200多户居民外,12家使领馆以及太古里、3.3大厦等国际化知名商业区也“驻扎”与此。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北三里社区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动员各方力量构建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社区党委根据社区特点,用“LOVE”做好社区封闭式管理,解决居民实际需求,全力以赴打好社区疫情防控“阻击战”。

L:Listen,聆听

北三里社区居民总数近9000人。社区居民中老年人数量较多,60岁以上老人3200余人,90岁以上老人107名,空巢老人35名。“老年人是易感人群,也是社区日常服务的重点人群,在疫情防控期间,我们没有把老人‘落下’”。社区党委书记曹红芳说道,为了让老人们了解相关知识和要求,社区工作人员按照结对帮扶、邻里互助机制,组织社区工作人员主动上门送知识、问需求。对于老人的需求,社区工作人员及时汇总,把需求落在本子上、行动上。

前不久,社区工作者张玉兰和姬瑞主动走访自己包片内一位90岁的老人。“老太太身体不好,在疫情期间,我们不放心,就去问问老人缺什么,需要什么。”经过询问,她们了解到,受疫情影响,老人急需的药品还没“到位”。她们立马应下来,赶忙跑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帮老人开药送了过去。另一位居住在南28楼的老人买药难的问题也在社区工作人员听取需求后得到了解决。工作人员在送药后第二天,以“回头看”的形式回访。考虑到疫情防控期间老人身边没人照顾,社工主动提出多开些药,让老人不必发愁。

O:Organize,组织

北三里社区辖区内包含居民楼、商业区、使馆区等不同业态。社区强化党建引领,细化职责分工,努力提高防控效率。“我们针对不同人群、不同行业、不同职责,建立了多个微信群。社区两委每位班子成员都有负责的工作,在对应的群里协调、调度。”社区党委书记曹红芳解释道。

社区党委还会定期开会讨论,组织物业、企业等各方力量对前一阶段工作进行复盘,对共性问题进行研判。社区党委建立了物业、社会单位、六小门店、安保人员、防控点位等多个群组。辖区内的中央、市属、区属单位,各个物业单位以及各类志愿者群体都在对应的群组之中,日常沟通、上报文件、汇总数据忙而不乱,井井有条。社区党委书记曹红芳表示,群组不同,提供的数据也不同。社区工作人员定人、定岗、定责管理,能够让数据及时汇总上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V:Visit,走访

由于辖区内有商业区,因此小区内返京人员数量较多。目前,社区内有800多户租房户,涉及到居家观察、出入证办理等多项工作。对此,北三里社区落实“五有”机制,确保工作到位。有台账,建立返京人员台账,对返京人员具体情况,包括户籍、返京日期、居住地等信息进行记录。有规范,返京人员在居家观察期满后需要办理出入证。社区严格程序,要求申请人本人携带身份证办理。有登记,社区各出入口对人员进出严格管理,无证者不得入内。有随访,对于居家观察人员,社区工作人员每天随访。有宣传,返京人员绝大部分是周边单位职工,社区及时宣传复工复产、自我防护知识,确保返京人员了解最新要求,提高防护意识。

“返京人员流动性大,户籍不在本地,管理难度大。每一位返京人员的居家观察情况我们都要实时跟进。做到一天不落。”曹红芳说道,根据包片情况,有些社工每天要打几十个电话。“只有我们严格管理,实时询问,才能确保居家观察严谨、到位。”在打电话随访时,社区工作人员按照“1问、2提、3关爱”的节奏。问当前身体情况;提示目前疫情防控的相关要求,对每名返京人员做到发放告知书、体温表、签承诺书,张贴温馨提示;关爱返京人员,询问需求,提供帮助。

E:Endeavor,努力

社区发挥基层力量,增强群防群控,帮居民守好门。每一位工作人员、党员、志愿者都竭尽全力。各方力量也加入到疫情防控的大团队当中。

“今天又有一家六小门店营业了,走!看看去!拿上宣传材料!”有重点门店复工,社区工作人员常要实地走访,觉得这样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店内人员情况、疫情防控情况,还能开展宣传、提出要求,心里觉得踏实。由于太古里商业区就在辖区内,辖区又有多家餐厅、市场,因此社区党委发动党员志愿者、楼门组长力量,组成了宣传队。以支部为单位,每个支部当班1天,轮流排班,每班2人,分上午、下午两个时段在重要街巷、点位进行巡视。前不久,针对京客隆超市门前排队人员较多的问题,宣传队及时行动,帮助超市做好人员疏导,落实“一米行动”。此外,宣传队还会对商业区内人员聚集情况进行劝导。

强化党建引领、落实各方责任、细化责任分工,北三里社区通过“LOVE”做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并把关爱传递给各类群体,收获了越来越多居民的理解和支持,形成了干部群众齐心共同抗疫的良好局面。

防疫排头兵:郁龙

三里屯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副队长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病打破了街道的日常工作安排,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三里屯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副队长郁龙同志二话不说主动放弃了春节假期的调休安排,坚守岗位,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任务,全力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与时间赛跑的防疫阻击战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这场与时间赛跑的阻击战,郁龙充分发挥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勇挑重任,带头冲锋在前,争分夺秒完成各项摸排任务,与执法队的同事为辖区人民的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三里屯是北京防疫工作的重点地区之一,辖区内不仅有太古里、三里屯SOHO等大型商圈,还有众多六小门店,以及50多家物业单位,防疫任务艰巨。针对辖区的复杂情况,按照工作部署,郁龙带领同事们从5个方面认真细致地开展各项疫情防控工作。一是每日通过电话沟通、入户走访等方式,对辖区物业单位的疫情防控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严格督促物业单位做好防疫工作;二是加强对主要大街和重点区域环境秩序的巡查力度,规范“门前三包”,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三是对辖区的“六小门店”进行重点摸排,及时了解门店外来人员返京情况,并严格督促店内人员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等;四是每日检查施工工地防疫落实情况,督促施工方做好返京人员的排查、上报和宣传教育工作;五是安排保安对重点小区出入口进行盯守,认真执行小区封闭管理要求。

协助企业做好复工复产“加减法”

随着企业复工复产进度逐日加快。为推进地区商务楼宇有序恢复营业,郁龙和同事们为企业量身定做了一套复工复产“加减法”。

加法,就是用引导、规范、严格的方式让企业增强意识,不断加强疫情防控力度。“您作为餐饮门店,座椅这么密集,不到一米,肯定不行!” 在谭鸭血老火锅餐厅,郁龙发现店面空间较小,桌椅间距较小,为了确保达到1米安全距离,他提出将中间一排桌椅设置成为非就餐区,形成自然隔断,达到了防控要求,得到了店铺的理解和支持。

减法,就是主动排查风险消除隐患,降低企业复工复产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郁龙带队深入大型商业区,对各商场进行合理限流,减少人员聚集的可能性。同时,加大力度检查物流配送行业,明确责任,减少渠道污染的可能性。“执法人员怎样做减法?其实就是帮助企业‘拔掉’疫情防控不到位的问题点,找到疫情防控未察觉的隐患点,提前做好防控措施。”

疫情期间,郁龙和他的队员们每天都要对辖区80多家六小门店、16家酒店和50家物业单位的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且常常要24小时连轴转,这对于只有10几名队员的执法队来说,难度可想而知。“让党员带头,冲在最前面!”郁龙说,“作为一名党员,关键时刻更要迎难而上,不忘初心使命,为国家为人民尽忠职守,在党的领导下,全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