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现在仍然不便说出谁对谁错的四十年前旧事

初中在镇子最南边,校舍和民房毗邻而居。校舍西面,是一个不大的操场。而操场西边,则是两个露天厕所。在操场南边,有一条不知什么年代形成的弯曲的土沟。土沟宽约三丈,深约两丈,似一道天堑,把沟南的果园和沟北的操场一刀两断。果园里全是梨树,当时,正值梨树结果时节。每年的这个时节,总是学校的“德育敏感期”,这段时间,沟南果园所属生产队的队长三天两头到学校来告状,因为总有学生到果园去偷梨。

他的记忆当起自于那场雨后。那天,该是早饭之后,雨刚停,太阳还没出来,正有轻雾缠绕在果树的枝头。他刚到学校,就去了一趟厕所。在回来时,却被一种声音拖住了脚步。很久以后,他还能回忆起那种声音,只是觉得无以言表。其实,那只是流水声。那声音是从操场南边的深沟里传出来的。当时,他还不懂得该用天籁之声来形容这种声音,只是觉得这种声音是那么动听!操场上没有别人,只有他自己,这更使他觉得这雨后的景色有一种空灵之美。循声望去,自然看到了轻雾萦绕的果园。多么静谧、美好的景色啊!他要把这景色写下来,充实到作文里,使文章更美!要知道,他可是一个被老师宠爱的文章高手。老师常说,要写好作文,就要深入生活,掌握第一手材料。这样想时,他便向发出声响的地方跑去,向果园的方向跑去,全然不顾脚下的积水。

就在快要跑到深沟边上的时候,他听到有人在喊他的名字。扭头看时,见校长正站在操场上向他招手。校长待他很好,因为校长曾经是他父亲的学生,并且还是爱徒。他又回头向校长跑去。等跑到校长身边,校长问他干什么去,他说去看流水。校长看看他,说看什么流水呀,快回教室吧!于是,他随校长回了教室。

十分钟后,学校的高音喇叭响了:各班同学,马上到操场整队集合!听到广播,全校二百多名学生和所有的老师全都到了操场,最后,校长也来了。这是校长召开的一个短暂而紧急的全校师生大会,全会只有一个话题:任何同学不许越过操场南边的大沟,在今年的梨树结果期间,争取不发生一起偷梨事件。当然,校长也没忘记带领大家学习那篇著名的毛主席教导:“锦州那个地方出苹果。辽沈战役的时候,正是秋天……”

大会很快就结束了。回到教室,他觉得班主任正怪怪地看他,这时,他才觉得脚有点凉。低头一看,鞋湿了,且沾了很多泥。那是一双新鞋,刚穿上两天。因为弄脏了新鞋,回家以后,他还被母亲骂了一顿。班主任笑笑,问他:看水去了?他点点头,仍旧觉得班主任在怪怪地看着自己。

那年,学校的“德育工作”做得很好,整个“德育敏感期”,不曾接待过一次沟南的“告状者”。学校的邻居们说,今年学校还真像个学校,学生也真是个个像学生!校长说,今年有如此好的形势,是因为问题发现的及时,早打预防针,才能减少疾病。后来,他还听班主任说:校长还说过,再优秀的学生,也可能产生犯错误的动机!

四十年后,学校搬迁,原来的校址上建起了民房。那一次,他寻着旧时学校的踪迹,漫步在新建的胡同里,试图再回味一下那动听的水声,可是,走遍整个校址,却始终没能回想起那动听的天籁之声。记忆里,只剩下那条弯曲的大沟,又宽,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