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低油菜“一菜两用”高效栽培技术,想学习的,看过来

双低油菜“一菜两用”高效栽培技术

近年来,双低油菜种植在农业产业中发展良好,其一菜两用的优点帮助双低油菜开发出了更高的经济价值。因此,在双低油菜种植中需要不断研发与优化相关的栽培技术,采用高效栽培技术,提高作物产量,减少生产成本,拉动产业经济,实现在双低油菜种植中的增产增收目的。

1 双低油菜“一菜两用”的优势

双低油菜是指其制成的菜籽油中芥酸含量在5%以下及菜饼中硫代葡萄糖苷酶含量在30 μmol/g以下的油菜。由于双低油菜中油酸的含量极高,因此被誉为最健康的植物油,在市场中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在一菜两用技术中主要是通过双收的方式为油菜种植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通过摘薹及收获菜籽来收取更多的经济回报。在油菜种植中可以将菜薹及菜籽油进行分开售卖,所得利润回报涨幅明显。而在此种技术的应用中,可以说是几乎不需要支出任何技术使用成本,产值却有大幅度的提升,实现了农民的创收。一菜两用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双低油菜的产量,根据其技术的使用特点,在采摘菜薹后油菜植株生长状况有了极为明显的改善,因此其角果数量随之增多,产生了更大的油品效益。

2 双低油菜“一菜两用”栽培技术

2.1 选用杂交良种杂交良种的选择主要考虑两点,一是低芥酸,二是低硫代葡萄糖苷酶,并且保证选用的种子具有高产及长势旺盛的特点。同时,需要注意杂交双低油菜良种的双低高油酸品质特征具有消退的问题。因此,在种植中一般选用第一代种子作为良种,自行取种或是留种可能会造成其双低特征逐渐消退,并不适宜种植。

2.2 选择播期

油菜的种植具有早播适播的特点,因此在种植中必须保证其播种时期适宜。播种育苗一般需要在9月下旬之前完成,而移栽或是直播必须保证在10月中旬完成,避免过早或过晚栽种影响种苗的生长周期。

2.3 培育壮苗

首先,在种植区域的选择上要保证苗床土质良好、土壤肥力优良,并配置完善的灌溉排水系统;其次,进行耕地的精整,保证土壤结构疏松,并根据土壤实际的养分含量进行底肥的施用,保证土壤肥力充足;最后,在完成种植后需要对种苗进行定苗,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定根水,及时进行灌溉及补水,避免出现病虫害等。

2.4 合理施肥

在肥料的使用及选择上应注重无机及有机两种肥料的联合应用,同时需要注意田块土壤的养分含量,应用配方施肥,从而保证施肥效果。一般在移栽前需要施用基肥,保证土壤养分及土壤活力。而在移栽完成后需要根据苗木生长情况进行施肥,通常在移栽后30d左右。

2.5 抢早移栽

为了避免油菜后续长势受到影响,在进行种苗移栽时需要注意种苗是否发育良好,一般较好的种苗叶子为五六片,最佳的移栽时期为在苗床培育后的30~35d。在移栽中需要注意其根系没有受到严重的损伤,并且尽量避免在起苗的过程中伤到种苗的叶子,并且尽量保存根系上的土,这样不仅可以起到保护种苗根系的作用,而且可以避免种苗在脱离土体后出现脱水的情况。

2.6 追肥防虫

移栽前5~7d,苗床追施尿素37.5~60.0 kg/h㎡、硼砂2 250 g/hm2,对水1 125 kg/h㎡均匀喷施。并且注意防治蚜虫、菜青虫,可选用蚜虱净或灭扫利等药剂防治。在油菜初花期后7d内要开始注意防治菌核病,用40%灰核宁1 500 g/h㎡或25%多菌灵3 000 g/h㎡对水750 kg/h㎡喷施。

2.7 田间管理

双低油菜“一菜两用”种植应加强大田管理,切实做到中耕除草与追肥的有效结合,并确保越冬前的培土和施肥工作做到位,力保越冬时油菜达约10片绿叶数的丰产群体。中耕一般进行两三次,先浅后深,中耕后清理田间垄沟,做到排水通畅。

最后一次中耕可结合追施腊肥,腊肥一般在冬至前后重施,以有机肥为主,施稀释粪水1.5 kg/h㎡即可。

3 适时采摘

在采摘菜籽之前需要先收获菜薹。为了保证双低油菜采摘后可以快速恢复生长,需要在采摘前进行田间追肥,并且为了避免影响菜籽的生长需要掌握好相关的采摘技术,如在采摘时需要根据菜薹的成熟度决定先摘或是后摘。而在采摘菜籽之前可以先观察双低油菜籽粒的生长情况,一般在角果内籽粒颜色转黄及菜田内植株角果大部分开始现黄时进行收割作业,通常最佳的收获时期为5-6月。为了保证籽粒的饱满成熟,在摘薹后两三进行收割,需要注意收割应在晴天进行,避免造成菜籽收获损失。

4 结语

国家政策对农业的倾斜与支持为农业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也为双低油菜中各类农业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而一菜两用作为一种使用简单、效益较高的高产栽培技术,在应用中需要根据双低油菜的种植特点来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该技术应用的科学性,从而为农民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