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名刊 杂志期刊 第四期 佛法四义 林深数树

今天的佛门干不干净?佛曰,无干净无不净。要是不干净,跟佛跟佛门跟佛法正义没有关系。

今天试释佛法四义。

1

佛是生法。生生之德,天有好生之德,人有好生之德,佛有好生之德,是大义。天地人即佛,即佛法生法。

2

佛是缘法。天地是缘,阴阳是缘,生杀是缘,予夺是缘,亲爱是缘。无缘无天地无生杀无予夺无亲仇,即佛是缘法。

3

佛是善法。来天地,生阴阳,定予夺,爱亲疏,终归佛意生意,佛念人念,佛音天籁。佛道即生生之道,故佛是善法。

4

佛是空法。非但万物生于无,亦归于无。好电脑好关,好软件好卸,好朋友好离。要是粘到挂到有钩有倒刺,是好人好东西吗。无空无物无宇宙。数码也是,1不可离0,0不可离1。

打开槐荫论坛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1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2281 回复 9

举报

全部评论默认最新楼主


古丘林树LV6 县主 楼主2楼《金刚经》选读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读法:形而上下,道器有相;见相非相,若如来往。


5-1 14:41 赞 回复


古丘林树LV6 县主 楼主3楼《金刚经》选读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读法:名为心,是非心。言说,书写,称道,传染,曰心,曰真心,是名为心,是言说心,是心非心。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悉不可见,言说不可靠。怀璧有璧,怀善恶就有善恶了吗?


5-1 14:52 赞 回复


古丘林树LV6 县主 楼主4楼《金刚经》选读(佛告):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佛曰)“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从去,故名如来。”读法,佛法之善,不关世俗。若称善,若报善,若言说善广播善贪婪善沽名钓誉善,它还是善吗?是故,善善不善,做善有不善。读法,如来,佛法无边之如来,当然无所从来,无所出去,世俗意义说的解的诠释的如来,会是如来吗?


5-1 15:06 赞 回复


古丘林树LV6 县主 楼主5楼《金刚经》选读“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读法,凡俗见,通常名,书卷道,就是见识,就是名法,就是道义吗?佛不认同,佛不言是,佛名无名,佛道无道。所言法相道义,即不是法相道义。


5-1 15:14 赞 回复


古丘林树LV6 县主 楼主6楼佛义什么是空,是法空?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室悠悠。即是也。要是黄鹤没有走。黄鹤满黄鹤楼。黄鹤满城满山漫江都是。。。崔颢会有诗吗?诗会有灵性,武昌会有黄鹤楼吗?



5-2 07:33 赞 回复


古丘林树LV6 县主 楼主7楼佛法正义之生义。曰佛法之生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也。为什么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佛法之生义也。我喜欢音乐《万物生》。诗赞曰——万物万生全佛性,钟灵毓秀是天成。生生之德行何在。不踩蝼蚁纱罩灯。


走路不踩蚂蚁,点亮用纱罩灯,这都是善男信女极致。表现的是一种爱生、惜生、不杀生。换个维度说,生命都是有尊严的。每个人,包括匹夫,甚至每个生命,动物、植物:都有尊严,有生命价值。我们讲环保,我们讲保护动物,我们讲青山绿水,条条大路通罗马,跟佛法正义是相通的。5-2 10:09 赞 回复


古丘林树LV6 县主 楼主8楼“佛渡有缘人”,是说佛是缘法。缘来缘去,缘生缘灭,实在不是“人”的事,也不是佛的事。佛法广大,在有缘处。既然天地开辟鸿蒙,宇宙在于爆炸,是一瞬间的事,一个生命能做什么。也是说佛能帮一个生命做什么。长寿者说,智慧者说,得佛法者说,也就说辞多一点点灵性、佛性。佛不自证,证诸缘,证诸人,证诸有缘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那是诗人说。往者往,在者在,来者来。缘分在往在来之间。是证诸缘,是证诸佛渡有缘人。


5-2 23:18 赞 回复


古丘林树LV6 县主 楼主9楼曰佛法善义。万物向生,百姓向善。万生百姓,即是佛善。修持是修守,是修戒。修持是修心,是修行。操守有律,修持有戒,管住自己,是向善的基础。和尚八戒,居士五。八戒是八项戒条。包括不杀生(不肉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饮酒,不眠坐华丽之床,不打扮及观听歌舞,不正午过后食。居士减持选持一至五。(五荤三厌,也叫"八戒"。)作为凡夫,饮食男女不错,求田问舍不错,功名利禄不错。但是,多少酒肉,多少美色,多少田舍,多少功名、银两、宫殿到天下……才是满足的?几乎没有止境。人心不足蛇吞象,欲望和贪婪是无底洞。——这才有出家持戒做和尚当尼姑。戒和律,僧俗不同。明明德和向善自然异。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底线不同。佛门向善,更多修持和戒律。


5-3 09:04 赞 回复


古丘林树LV6 县主 楼主10楼再续佛法空义。什么叫青灯黄卷?也是注释佛法空义的。金刚经,全部佛经,诠释佛法空义。他们是没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的。读金刚经的人要是还想着黄金屋,想着颜如玉,想着福禄寿,想着求田问舍,想着青史留名,万古流芳,那真是书读到子虚国了。 南辕北辙是一定的。佛经的要义在空,旨归在释。不释不空,不释不净,不释没有修持,不释入禅,禅定,佛门深诣不可能。


5-5 11:0600:0006:40《长江文学》杂志期刊 2019年第4期目录刊号 ISBn 978一7一5126一6243一8


人物介绍


林深数树,原名邱忠汉。湖北,孝感、孝昌人。乡村普通退休教师。孝昌县志愿者之一。雅爱文学,行走于湖北网络文学世界。主打常识,传统和天地人心。书虫不蛀,诗语不浮。语言及行文表达,自有特色,尤其时评,杂文,散文,常常出奇出险,反见其平易和厚道。新诗和旧体,都主张遵循民族传统,有乐感,有韵律。汇聚中外名篇,发掘新优作品,坚守文学阵地,始终砥砺前行01名家名作


栏目 作家诗人报刊文摘 二版






佛法四义5-1 古丘林树 槐荫论坛读书笔记:佛法四义中华文明复兴,是民族文化有根,日新,有生命力的发展,致尽善尽美。即民族文化复兴,即传统文化复兴。儒释道文化无外。其正义好心善念的正能量阐释,很有必要。今天的佛门干不干净?佛曰,无干净无


不净。要是不干净,跟佛跟佛门跟佛法正义没有关系。今天试释佛法四义1佛是生法。生生之德,天有好生之德,人有好生之德,佛有好生之德,是大义。天地人即佛,即佛法生法。

2佛是缘法。天地是缘,阴阳是缘,生杀是缘,予夺是缘,亲爱是缘。无缘无天地无生杀无予夺无亲仇,即佛是缘法


3佛是善法。来天地,生阴阳,定予夺,爱亲疏,终归佛意生意,佛念人念,佛音天籁。佛道即生生之道,故佛是善法。


4佛是空法。非但万物生于无,亦归于无。好电脑好关,好软件好卸,好朋友好离。要是粘到挂到有钩有倒刺,是好人好东西吗。无空无物无宇宙。数码也是,1不可离0,0不可离1。


《金刚经》文图珍藏版018-01-08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禅修:能够给予我们一种智慧,是对人生、对事物理解的一种思维方式!静心:是一条通往内在的桥梁,从脑到心,从心到丹田的管道,是爱与光的美丽相遇!静心Spa:是由经络养生与能量疗愈相结合,透过美与健康的对话来了解身体,生命、爱的本质。倡导人文精神文化,改善身体亚健康和人体精神能量状态,启动灵性本源。静心Spa是疗愈的第一步,在为身心健康做准备基础,调节身体、心灵与肌肤健康,起到平衡身心灵健康美的作用;引领你回归内在,活在当下!


支持楼主1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2253 回复 9举报全部评论默认
最新
楼主


古丘林树LV6 县主 楼主2楼《金刚经》选读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读法:形而上下,道器有相;见相非相,若如来往。


5-1 14:41 赞 回复


古丘林树LV6 县主 楼主3楼《金刚经》选读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读法:名为心,是非心。言说,书写,称道,传染,曰心,曰真心,是名为心,是言说心,是心非心。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悉不可见,言说不可靠。怀璧有璧,怀善恶就有善恶了吗?


5-1 14:52 赞 回复


古丘林树LV6 县主 楼主4楼《金刚经》选读(佛告):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佛曰)“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从去,故名如来。”读法,佛法之善,不关世俗。若称善,若报善,若言说善广播善贪婪善沽名钓誉善,它还是善吗?是故,善善不善,做善有不善。读法,如来,佛法无边之如来,当然无所从来,无所出去,世俗意义说的解的诠释的如来,会是如来吗?


5-1 15:06 赞 回复


古丘林树LV6 县主 楼主5楼《金刚经》选读“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读法,凡俗见,通常名,书卷道,就是见识,就是名法,就是道义吗?佛不认同,佛不言是,佛名无名,佛道无道。所言法相道义,即不是法相道义。


5-1 15:14 赞 回复


古丘林树LV6 县主 楼主6楼佛义什么是空,是法空?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室悠悠。即是也。要是黄鹤没有走。黄鹤满黄鹤楼。黄鹤满城满山漫江都是。。。崔颢会有诗吗?诗会有灵性,武昌会有黄鹤楼吗?


5-2 07:33 赞 回复


古丘林树LV6 县主 楼主7楼佛法正义之生义。曰佛法之生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也。为什么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佛法之生义也。我喜欢音乐《万物生》。诗赞曰——万物万生全佛性,钟灵毓秀是天成。生生之德行何在。不踩蝼蚁纱罩灯。


走路不踩蚂蚁,点亮用纱罩灯,这都是善男信女极致。表现的是一种爱生、惜生、不杀生。换个维度说,生命都是有尊严的。每个人,包括匹夫,甚至每个生命,动物、植物:都有尊严,有生命价值。我们讲环保,我们讲保护动物,我们讲青山绿水,条条大路通罗马,跟佛法正义是相通的。5-2 10:09 赞 回复


古丘林树LV6 县主 楼主8楼“佛渡有缘人”,是说佛是缘法。缘来缘去,缘生缘灭,实在不是“人”的事,也不是佛的事。佛法广大,在有缘处。既然天地开辟鸿蒙,宇宙在于爆炸,是一瞬间的事,一个生命能做什么。也是说佛能帮一个生命做什么。长寿者说,智慧者说,得佛法者说,也就说辞多一点点灵性、佛性。佛不自证,证诸缘,证诸人,证诸有缘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那是诗人说。往者往,在者在,来者来。缘分在往在来之间。是证诸缘,是证诸佛渡有缘人。


5-2 23:18 赞 回复


古丘林树LV6 县主 楼主9楼曰佛法善义。万物向生,百姓向善。万生百姓,即是佛善。修持是修守,是修戒。修持是修心,是修行。操守有律,修持有戒,管住自己,是向善的基础。和尚八戒,居士五。八戒是八项戒条。包括不杀生(不肉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饮酒,不眠坐华丽之床,不打扮及观听歌舞,不正午过后食。居士减持选持一至五。(五荤三厌,也叫"八戒"。)作为凡夫,饮食男女不错,求田问舍不错,功名利禄不错。但是,多少酒肉,多少美色,多少田舍,多少功名、银两、宫殿到天下……才是满足的?几乎没有止境。人心不足蛇吞象,欲望和贪婪是无底洞。——这才有出家持戒做和尚当尼姑。戒和律,僧俗不同。明明德和向善自然异。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底线不同。佛门向善,更多修持和戒律。


5-3 09:04 赞 回复


古丘林树LV6 县主 楼主10楼再续佛法空义。什么叫青灯黄卷?也是注释佛法空义的。金刚经,全部佛经,诠释佛法空义。他们是没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的。读金刚经的人要是还想着黄金屋,想着颜如玉,想着福禄寿,想着求田问舍,想着青史留名,万古流芳,那真是书读到子虚国了。 南辕北辙是一定的。佛经的要义在空,旨归在释。不释不空,不释不净,不释没有修持,不释入禅,禅定,佛门深诣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