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刊《经济学人》传奇


名刊《经济学人》传奇

西方传媒界有这样的说法:如果你想知道世界正在发生什么,请读《纽约时报》;如果你想知道世界出了什么问题,请读《卫报》;如果你想知道世界马上要发生什么,请读《经济学人》。大体说来,这两报一刊树立了西方主流媒体的标杆,《经济学人》三分天下有其一,于此可见它的地位与份量。据说全球政经领袖对它都格外青睐,对于来自《经济学人》编辑记者的电话,谁都不敢怠慢。前任主编奈特曾夸口说:“只要我开口,任何时候都可以去白宫。”

《经济学人》创刊于1843年,是名符其实的百年老刊。初创时叫《经济学人:或政治、商业、农业和自由贸易期刊》,是为了反对当时的英国《谷物法》,鼓吹自由贸易而出生的,第一年发行量不到两千份。创始人、苏格兰人詹姆斯·威尔逊(James Wilson)真正可称得上“政治家办报",不到两年,便把副题改为了“商业时代周报、银行家公报、铁路监控,一份政治和文化的综合性刊物”,名字一改天地宽,立即展现了相当远大的雄心和抱负。威尔逊后来进入政坛,官至财政部主计长,还创立过泛亚银行,也就是今天的渣打银行。

威尔逊的女婿白芝浩(Walter Bagehot)可能是《经济学人》史上最有名望的主编,作为维多利亚时代最显赫的智识精英和银行家,有胆有识且笔耕不缀,他在《双周评论》和《国家评论》上发表的专栏文章很受英国政策制定者的欢迎,他主编的刊物自然也分享了这份荣耀。马克思曾形容《经济学人》是“金融贵族”的机关刊。

《经济学人》的立场和导向,自始至终倾向于自由主义,反对在经济和政治方面的过多介入,大体上与英国保守党同调,同时也推崇美国资本主义,这点与不少英国本土报刊有所区别。20世纪以来,《经济学人》致力于鼓吹全球化,成为资本自由流动的有力推手。当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全球瞩目成就时,该刊于2012年1月破例开设了“中国专栏",为报道中国提供了更多版面。

1970年代,《经济学人》进入美国市场,多年的努力终于修成正果。此时的《经济学人》,已经从一本充满统计数据和行业术语的经济学专业刊华丽转身,成为所谓高净值人士的必读刊物,号称“有钱人的时尚杂志”。现在该刊80%的销量来自英国以外,大体50%在北美,20%在欧陆,10%在亚洲。据说在其英美之外的订户中,每三人就有一位百万富翁,说它是一本专为高端人士量身打造的国际性刊物,当不为过。

2014年《经济学人》纸质版突破150万份,之后几年略有下滑,广告投放也有下降,不过其价格昂贵的电子版补偿了落差。在传统媒体江河日下的当下,《经济学人》表现不俗,效益可观,每年赢利超过5千万英镑,堪称一枝独秀。

《经济学人》的一项巨大成就是它发明了“巨无霸指数"(Big Mac Index),通过比较麦当劳在各国快餐店销售巨无霸的价格,来比较国与国之间的平价购买力,被经济学界广泛采用。2018年12月,《经济学人》入选“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

《经济学人》以政治和商业报道见长。文章大体保持着一贯的行文风格,大多写得机智、幽默、有力度。严肃中不失诙谐,注重在最短的篇幅中告诉读者最多的信息。读者定位为高收入、富有独立见解和批判精神的社会精英。过去七任主编中,有六位毕业于牛津大学。编辑几乎全是牛剑毕业,保持着精英办刊的传统。对于杂志立场风格一以贯之的坚持和对新闻主业心无旁骛的坚守,有人批评它缺乏多样性,但也有人对此高度评价,认为缺乏多样性也有好处,”能提供一种坚持的、一贯的观点。"

《经济学人》是英语世界里绝无仅有的依然保持作者匿名的大刊。杂志中所有文章都不署名,为的是去除作者身份等各种附加信息带来的偏见,以体现客观公正的态度。杂志秉持的理念就是,写出了什么,比出自谁的手笔更重要。这其实也是该刊风格和底气的体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