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越了解梅里,你就越懂得转山的意义

文/爬山趣 ID/pashanqu8

转山

转山,是一种盛行于西藏等地区的宗教活动,即以徒步方式朝拜山中的圣地。每年都会有很多虔诚的信徒来参加。

藏族人认为神山是有灵性的,把神山当神灵供奉,认为座神山和人一样,给神山赋予了不同的属相,如属马的冈仁波齐山(阿里),属羊的卡瓦格博。

每当遇到神山的本命年,就特别多的人去转山,因为神山的本命年转山一圈,相当于其他年份的十三圈。

藏传佛教说:“围绕神山转一圈,可以洗清一世的罪孽;围绕神山转十圈,可以免受轮回之苦;围绕神山转百圈,今生可以成佛”。

梅里雪山

“梅里”可能是中国最有名的雪山,但人们口耳相传的这座圣洁雪山真名“卡瓦格博”却识者甚少。

原本是地图标识错误,经过一代代人传续,“梅里雪山”阴差阳错地代指了神山“卡瓦格博”。因此“卡瓦格博内转经”渐渐也被称为“梅里内转”。

图为著名的梅里日照金山。图/xfd194

梅里雪山,与西藏的冈仁波齐、青海的阿尼玛卿山、青海的尕朵觉沃并称为藏传佛教四大神山。

梅里雪山的主峰卡瓦格博被誉为“世界最美之山”,更被尊奉为“藏传佛教的八大神山之首”。

在藏民心中,相信每座高山都有一位山神统领一方,而卡瓦格博则统领着整个自然界的神。

藏族以其生存的地理环境来度量观念中的神圣世界,不管在苯教还是佛教的宇宙图景中,连接和贯通各个层次或世界的中介,都是耸立的高山。

早在吐蕃王朝从政治上、佛教从精神上一统西藏高原之前,藏族先民的神山崇拜已经存在。根据吐蕃时代的文献记载,绒赞卡瓦格博是排名第19位的神山。公元8世纪

中叶,莲花

生大师降服了卡瓦格博煞神。卡瓦格博皈依佛教,此山成为胜乐金刚的坛场。

卡瓦格博由此成为西藏苯教和藏传佛教所共同推崇的神山。

卡瓦格博脚下的转经路上,尽是祈福的玛尼堆。图/Wayne_煒

700年转经路

有文献记载,噶举派第二世活佛噶玛·拔希,开启了卡瓦格博神山的转经之路。他亲自写颂词描述卡瓦格博的形象:

圣神卡瓦格博绒地山神之王,身净有玉痣,骑白马鬃玉者。右持白缨戟,左持晶瓶满神谷。神旗须瓣随风飘逸。

每年深秋,都会有超过10万藏民前来卡瓦格博转经,他们大多来自澜沧江、金沙江、怒江流域,羊年的朝圣者会更多,因为羊年是卡瓦格博的本命年。

星光下圣洁的缅茨姆(左)和吉娃仁安(右)。图/paddy

按照当地说法,每逢藏历羊年,会有诸多神灵齐聚卡瓦格博;如果这一年转神山一圈,便可获得相当于念13亿遍玛尼经的功德。

根据路线的不同,梅里雪山转经线路又分为“内转”和“外转”,前者是在圣地的内部巡礼朝拜,后者则是围绕圣地外围巡礼朝拜:

内转:以梅里雪山脚下雨崩村为中心辐射开来,分别去往神瀑、冰湖、神湖(可选)朝圣,通常3~5天。外转:环绕整座梅里雪山一周,通常8~11天。

藏民相信,转山,就是在跟随神的足迹,引导自己前往彼岸之地。

朝圣卡瓦格博一圈,可以洗净一生的罪孽;而对于普通户外爱好者而言,卡瓦格博内转已足以了解这片神秘土地的动人和美丽。

绕不过的梅里之殇

1991年1月3日,一场雪崩带走17名中日联合登山队员的生命,酿成人类登山史上第二惨痛的山难。

当时住在雪山脚下的雨崩村民,并不清楚登山队此行意在登顶他们的神山卡瓦格博。山难在他们眼中,是神山为此降下的惩罚。

1990年12月日本登山队在主峰下的2号营地。

图片来源:梅里雪山事故调查报告书

1996年,中日联合登山队第三次集结来到雨崩,他们遭到了村民强烈抵制。

信仰和登山间强烈的对撞,使得2001年德钦县人大常委会正式立法,将卡瓦格博列为“禁登山”,这也是全世界唯一一座因为神圣而拒绝人类攀登的山。

二十多年过去,真实的历史在人们的口耳相传中慢慢演变成传奇。只有一块山难纪念碑矗立明永村,永远凝视卡瓦格博。

旧的纪念碑立在飞来寺观景台附近,因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于2006年重新立碑。图/liusase

无论你是否对这段历史好奇,无论你是否信仰神明,当用身体丈量这条内转经的长度时,整个过程就在进行一场精神上的修行。

雨崩村

雨崩村位于梅里雪山内转的必经之路,坐落在卡瓦格博山脚下,静静地守护神山千年。雨崩分为上、下两个村子,只有不到50户村民。

上雨崩村坐落坡地之上。图/陈喆

传说曾有一个老人常来澜沧江边的西当村借粮,可谁都不知道他来自何方。

后来,西当村民趁机在小米口袋上扎了个洞,跟随撒下的小米来到一块巨石下,掀开才知下面有个村子,雨崩村这才为外界所知。

下雨崩村开阔平坦,和上村相距不过几百米,步行往来约半小时到达。图/桃子先生

传说不尽可信,但群山簇拥的雨崩村与世隔绝却是不争的事实。自古只有一条驿道通向外界,雨崩至今仍无公路通行,是真正的“世外桃源”。

雨崩村季节特色:

5月和6月挖虫草的季节,7月8月收松茸,9月10月收葡萄核桃,10月初至11月下旬,天气晴朗,秋风撩人,秋色宜人,是前往雨崩徒步、朝圣、摄影的最佳时段,前来转山的信众最多。

神瀑

来卡瓦格博内转经,最重要的圣地便是神瀑。这里的水来自卡瓦格博雪山,被藏民称为“圣水”。

壮观的神瀑。图/clownxg

相传,神瀑曾得到十万八千佛的加持,若能沐浴在神瀑中,可以洗清身上所有罪孽,使灵魂得到升华。

无论出浴是多么寒冷,朝圣者都不会把水珠擦干,而是等其慢慢蒸发,以最大限度接受雪山的福泽。

冰湖

冰湖的水来自梅里雪山的冰川融水。这个被称为“圣湖”的绿色海子位于将军峰脚下,由雪水源源不断汇集而成。

站在湖边,几道雪水痕迹清晰可辨。图/最坏尚能更坏

雪山

在转经路上,视野会随着不断深入神山腹地而不可避免的收窄,但可以近距离感受雪山的秀美。

雨崩村是以下雪峰的最佳观赏地:

缅茨姆:意为“大海神女”。传说缅茨姆为卡瓦格博之妻,位于卡瓦格博南侧、雨崩神瀑正上方。

缅茨姆时常云雾缭绕,好似含羞遮住的面纱。图/Mingki

吉娃仁安:位于缅茨姆右侧,形似断掌,令人过目难忘。

传说吉娃仁安本要卡瓦格博前去昆仑山,可卡瓦格博和缅茨姆一见钟情后不愿再前进,此时吉娃仁安也爱上了缅茨姆。卡瓦格博一怒之下挥剑去砍吉娃仁安,吉娃仁安用右手护头,一下子被砍掉了五根手指,因此是五个断指的手掌形状。

图/yyforbidden

自2003年开始有规模性的徒步者进入雨崩后,这个自古以农牧为本的村子因旅游业的兴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05年通自来水、2012年通电,如今的雨崩对于徒步者而言,便利性大大提高。

但正因为雨崩还未通公路,这里保持了雪山脚下原生态的美丽宁静,更得户外徒步者的喜欢。

转山的人一直在继续,我们无法记录每位转山朝圣者留下的脚印,无法记录纯洁灵魂的每一次虔诚匍匐,所能做的是,跟随前人的脚步,将自己的心跳融入极致的虔诚,将自己的呼吸融入稀薄的空气,向梅里神山致敬,向卡瓦格博致敬,向朝圣的灵魂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