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女博士发表30多篇SCI论文刷屏,如何看待学术潮流和灌水

这是“投必得学术”推送的第62篇文章,专注科研技能和资讯分享!

近些天中国石油大学某女博士成为了热点人物。起因是她在博士期间转换研究方向,三年内发表了30+篇SCI论文。其实跟其他硕博期间狂刷paper的大神相比较,10篇一作的成绩说多也并不算多,但也足够让人心生羡慕。

需要意识到的,无论如何,这位女博士的勤奋肯定有目共睹,所以我们在讨论这件事的时候,最好还是对事不对人。

既然论文数量不算特别多,看来,新闻报道的焦点,则是转换研究方向。因此,在这里讨论一下如何看待学术潮流的问题,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第一,踩准潮流,发文其实不难。

在革命中,方向问题是根本问题。对学术研究更是如此。

相信每个人在读研究生之前,首要选择的就是研究方向,其次才会是学校或者导师。所以,读博期间换方向,无异于推翻自己之前的设计,来一场豪赌。

优秀的博士生们,肯定不是赌徒,之所以敢于转换方向赌一把,是因为看清了潮流。优秀而勤奋的博士生们要想看清潮流也并不难。科学研究的潮流,多数时候以热点的形式出现。不少数据库主动进行梳理和统计,给出热点领域和热点论文等。找准潮流,发文章显然容易很多。

这位女博士是后来转变的研究方向——纳米材料,她发表的论文,多数也归口于该领域。

第二,追随潮流,警惕灌水发文。

方向大热,就免不了有人浑水摸鱼。同样的研究方向,有人能踏踏实实研究出有价值的成果,也有人蹭热度灌水。灌水的套路有很多,但这些研究是缺乏创新性和价值的,相当于是框架和模板,无论写什么和热点研究内容掺杂,都能当作论文发表。运气好的,性能提高多一些,能发好论文;运气差的,性能提高得少,只能发差一点的论文。

今年1月,指出国王没穿衣服的孩子出现了。有研究者在纳米研究的知名期刊《ACS NANO》上发表文章来讽刺论文掺水行为。在文中作者也明确指出,这类研究是没有用的,不要再把精力放在用这个套路发表论文上了。随波逐流,难免迷失自我,灌水也就在所难免了。

第三,踏实研究,理性看待潮流。

有人喜欢追潮流,有人就专门提醒大家不要追潮流。

2010年的一次论坛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Konstantin Novoselov)说:做研究就要做自己感兴趣的,不要追逐潮流!

我们的邻国日本,是亚洲第一诺奖大国。日本的文部科学省曾公布过一份统计数据,最近80年中,诺奖得主取得诺奖级研究成果的平均年龄是37.1岁,而获奖平均年龄则是59岁,平均等待年限是22年。比如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得主本庶佑(Tasuku Honjo),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研究免疫抗体,主要成果于1992年发表。又等了26年,才得到诺奖。

本庶佑在获奖后的记者会上专门说,希望他的得奖能够给从事基础研究的研究人员带来勇气。他说,基础研究的成果需要更多时间产生效果,社会应当更宽容地对待基础研究。

很多想踏实做研究的人,往往不知道该做什么。除了潮流,好像也没有别的好方向。其实,研究该怎么做,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真正的科学家眼里应该只有问题。这些问题经常从实践中提出,暂时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科学家的任务是从实践问题中抽离出科学问题,在科学层面解决问题,产生新的科学发现,推动新的技术变革,进而解决实践问题。新的科学问题提出的时候,就会产生新的研究领域,如果能带动新技术的产生,那就会成为热点和潮流。

追热点不算什么,创造潮流才是真大牛——当然,这并不是人人都可做到,但至少,科学研究万万不可以盲目追逐潮流,甚至灌水和造假。

最后,追逐潮流,是个平衡问题。

好文章谁都想要,学生、导师、高校都需要,特别对于学生,毕业通常都有对论文的硬性需求,似乎踏实做研究,并不容易。

只要开动脑筋,办法总比困难多。比如国内某有机合成大牛,就想到了很好的办法兼顾追逐潮流和踏实研究。学生入学后,先弄个方法学的文章,短平快地满足毕业要求,然后开始静下心来,找个具有挑战性的分子,安心搞定全合成。

科研者都是聪明人,导师更是聪明人,大家多交流,多讨论,一定能有办法做好两者的平衡。

温馨提示:

投必得学术有酬征集原创稿件,内容要求是科研、学术、考研等相关的干货或者感悟。

投必得学术每月有奖征集优质评论,希望大家积极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