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VS节气」女博士@你:节气哲思天人合一如此丰饶

春分立蛋,清明祭祖,

昨天又逢春天最后一个节气“谷雨”,

中国大地一片春耕喜象,

秧苗初插、作物新种,

都盼望着“雨生百谷”。

这一切都彰显着今日中国人

以二十四节气为刻度的小康生活。

「女性VS节气」女博士@你:节气哲思天人合一如此丰饶

1

「女性VS节气」女博士@你:节气哲思天人合一如此丰饶
「女性VS节气」女博士@你:节气哲思天人合一如此丰饶「女性VS节气」女博士@你:节气哲思天人合一如此丰饶

本文刊于《中国妇女》杂志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二十四节气作为指导农事生产和农民生活的时间指南,今天被重新加以解读。

2016年11月30日以“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的全新定名,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节气文化的传承,女性的作用不可或缺,她们既是创造者也是分享者。她们用智慧创意生活,以节气为韵脚,把日子过成了诗,成为追求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

节气之于农业中国是知识体系

「女性VS节气」女博士@你:节气哲思天人合一如此丰饶

贺少雅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博士

二十四节气所蕴含的顺天应时、天人合一理念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思想资源,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其包罗万象的知识体系和文化实践在新时代值得我们自觉传承和发扬。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博士后贺少雅,从事岁时节日、人生礼仪、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研究,她的研究让我们对节气有更深的理解。

包罗万象的节气体系

二十四节气是以黄河流域农业生产为基础,通过观察太阳的周年运动,对一年中的时令、气候和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的经验总结和生活实践,是融合天文、历法、气象、民俗等的文化时间和知识体系。

古人将地球围绕太阳运转一周的轨道划分为24等份,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一年运行360度,共二十四个节气。

在节气体系中,有从天文角度确定的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有反映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的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有反映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的白露、寒露、霜降。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反映的是降水现象,惊蛰、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现象,小满、芒种则反映作物的成熟情况。

二十四节气的划分并不是一次性完成的,一般认为,其萌芽于夏商时期。首先出现的是两分(春分、秋分)和两至(夏至、冬至),西周时期又加上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形成四时八节。到了汉代,邓平、落下闳等编写《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淮南子.天文训》中也留下了至今比较公认的与现今流传版本最为相近的文字记载。

顺时而动的节气仪式

应时而动、顺势而为可以说是二十四节气的核心观念,集中体现着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古代逢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皇家和民间都要举行特定仪式以迎接季节转换。立春,帝王要带领王公大臣着青衣赴东郊迎春,祭祀句芒神;立夏,着红衣至南郊迎夏,祭祀火神祝融;立秋,穿白衣到西郊迎秋;立冬,至北郊祭冬,服色属黑。四季与阴阳五行之说的结合凸显出生活的仪式感。

民间虽然不能如皇家般堂皇,但也有着异彩纷呈的礼俗。立春时节,人们剪春鸡、戴春胜、吃春饼、演戏迎春,春官们手拿春牛图,挨家挨户发放春帖,并随着主家的心意,演唱春词,祝福一年万事大吉,构成一幅幅欢乐的图景。更不要说,春暖花开、杨柳依依的清明时节,人们一边庄重地祭祖扫墓,一边欢乐地郊游踏青,放风筝、荡秋千、戴柳圈,了却慎终怀远之情,生发朝气蓬勃之力。

今天的都市人虽不能亲身感受农业生活的乐趣,但逢立春时节做春饼、食春菜、炸春卷,清明假期扶老携幼,祭祖扫墓、踏青游玩,感受大自然的生气和生命的律动,既为生活创造出仪式感,也顺应了春季养阳的节气养生原则。

赏花品酒的节气诗意

古人的生活从未缺少诗意的创造,节气里的诗意恰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映照。北宋时期出现了“二十四番花信风”之说,“花信风”即带有开花音讯的风候,又称二十四风,指某种节气时应花期而来的风。古人将小寒至谷雨八个节气共二十四候,每一候对应一种花卉。比如,小寒“三候”花信风分别是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立春花信风是迎春、樱桃和望春;惊蛰则是桃花、棠梨和蔷薇;清明分别对应着桐花、麦花和柳花。这一时期正是由寒冬向暖春过渡,有花相伴,又哪怕只是想象中之花开,或者对花开的盼望,都有一种诗意之美。

中国人又善于以身体来感受和传承节气,比如立春吃春饼,清明吃青团,冬至饺子立夏面,通过特定节点食用时令饮食,达到顺应自然的目的。所饮之酒也是如此。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三月惊蛰节气采桃花酿酒。直至清《寿世秘典》仍载“三月采桃花浸酒饮之,能除百病益颜色”。秋季寒露节气,择时令之菊花,酿制菊花酒,可益寿延年。《太清记》载“九月九日采菊花与茯苓、松脂,久服之令人不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