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亮:农民增收致富路上的“带头人”

今年是陈雪亮成为苏店镇东贾村“带头人”的第十二个年头,村里大棚连片、产业兴旺。他带领东贾村的村民开展设施农业、鲜花种植,不断拓宽老百姓增收致富路,现在他又将目光聚焦在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上。

复工复产以来,每天只要有时间,陈雪亮都会到村里新上的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和仓储项目的工地跟进建设情况,在工地上,他一遍遍地看着图纸,对比现场,深怕出一点纰漏,这个项目是村集体和村民们共有的,项目建设出一点差错都有可能给村民带来不小的损失,顺利建成投入使用,会给全村村民带来不小的收益。


东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陈雪亮说,冷链物流项目和仓储项目建成以后能给东贾村一年贡献1500万的收入。这些收入将通过分红的形式分给东贾村的村民和集体手里。


陈雪亮刚上任的时候,村民人均收入不到3000元。经过不断的调研、学习,最终他选择了设施农业,带领全村老百姓种植大棚,2017年,东贾村全部脱贫,今年东贾村的人均收入保守估计都可以达到20000元。


东贾村村民崔庆英说,本身我的柿子想着一年这一季能收入5万块钱,我就满足了。结果到现在已经7万多了。我还有这么多的柿子,我已经很满足了,应该最少也在8万以上吧。

在农村广袤天地躬耕多年的陈雪亮,深刻认识到,只有科学的种植、管理和农产品的精深加工科技才能带动农业的发展。今年突发的疫情,更坚定了他发展现代农业,带领老百姓向农产品精深加工领域探索,让更多的农民受益的决心和信心。

陈雪亮说,农业是第一大产业,通过农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才能使农民增收、才能使农村变美。农业要增收必须通过科技,通过科技不断的学习,通过技术提升。

身为农民的儿子,陈雪亮是土生土长的东贾村人,他做的事情大都与农业农村农民有关,有推动农民增收的,有调整农业结构的,有发展农村产业的,最终他的目的就是让农村更加美丽,让农民更加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