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0亿负债,中国第二大民企年关难过,海航集团到底怎么了

欢迎关注“老王招待所”


华为是第一大民企,海航是第二。在近两年的时间,原本苏宁一直是老二,2019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海航以6183亿营收位居第二,苏宁成为小三。

海航创立于1993年,用庞大来形容海航实不为过。旗下子公司众多,涉及航空、实业、基础、物流等七大业务板块,涉及12个大行业,44个细分行业,根据创始人陈锋的说法,除了避孕套,基本都做了。总资产曾经超万亿,营收6000多亿,旗下上市公司达13家。

海航的发家史,很奇怪。当初筹划之时手里有1000W的本儿,买一架飞机都差点意思。1995年资本大鳄索罗斯的量子基金神秘入股海航,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尤其是2010年,海航的扩张突然进入快车道,60亿美元并购英迈公司,100亿美元收购爱尔兰飞机租赁公司Avolon,65亿美元收购希尔顿酒店25%的股权,斥资272亿港元在启德购得4块地皮,22亿美元购买纽约Park Ave大楼,买下《财经》杂志等等,几年来,海航投入了超过400亿美元用于并购,参控股境内外上市公司26家,成为了真正的巨无霸。

收购英迈这点真的奇怪,完全看不出收购一家IT供应链公司有任何的战略意义。相比较万达,海航的并购规模和涉足行业更大更广,有人说是为了并购而并购。

2017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宣布:要求限制国内企业在境外盲目投资,重点限制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在境外设立无具体实业项目的股权投资基金或投资平台等项目。


海航和万达,自救行动开始了。万达抛售了文旅城和酒店,原本以为依靠国内的地产和电影产业可保无忧,现在看来也是泥菩萨过河,海航可打的牌不多,国外并购的酒店,还没捂热就抛售了,亏得都是国内银行的钱。


自救行动开始后的一年,董事长王健却在法国意外去世了,轰动一时。



王健离开之后,创始人陈锋接管,疯狂还债瘦身之后,仍旧有7000亿债务。在2018年,就卖了3000亿资产,卖掉了300家公司,远比万达疯狂。即便如此,债务危机仍旧没有解除,67亿出售天津航空48%股权,9亿亏本抛售伦敦瑞信大楼,出让三家上市公司控股权。本月19日海航打算作价5亿出售旗下IT外包公司文思海辉,当年收购文思海辉,可是花了6.75亿美元,一亏就是十倍。


陈锋上台后力主回归主业,将子业务大举砍掉,撤掉物流集团,科技事业部等等。公司业务回到航空和运输两大主线。


2019年上半年海航控股营收350.35亿元,同比增长6.36%。总负债为7067.3亿元,总资产为9806.2亿元,好似螳臂当车。


海航之所以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完全是盲目扩张的结果,海航的集团旗下的上下游产业链“生态”,像是放大版的乐视。陈锋和贾跃亭还是山西老乡。


盲目扩张的背后是因为钱太容易借了,在创立之初,海航通过募资开通了北京到海南的航班,打出了名气,随后迅速扩张,和各地政府合作成立航空公司,地方政府会让银行贷款,绿灯和优惠使其一度成为中国最知名的航空公司之一。


海航融资方式包括:银行借款、发行债券和配套融资。此外还有一种是自己圈钱。通过设立前海航交易所、易生小贷、微金所、立马理财、金牛座、惠人贷、宜泉资本、聚宝滙等8家互联网金融平台,大规模圈钱。其中很多P2P产品都无法兑现。将“借鸡生蛋”玩到了夸张的地步,高杠杆融资扩张一步步走到了现在。


卖掉300家公司,即便是抛售瘦身后的海航集团,其旗下公司还是盘根错节。



2019年海南省百强企业中,海航仍然位居首位。在《2019胡润百富榜》中,陈锋以130亿身家排291名,是海南省首富。


究竟是首富还是首负,只能看陈锋的下一步棋,陈锋称不会欠一分钱,一定会想办法还掉。陈锋更是把自己的私人飞机也卖掉了。


这几天,海航集团层面的高层职务就进行了一轮任免,此前担任海航集团副董事长兼总裁的张岭不再兼任集团总裁,此前担任海航集团副首席执行官、董事长助理的陈晓峰(陈峰之子)兼任集团总裁,不再兼任此前职务。此外,海航集团执行总裁,财务副总监,总飞行师等职务也都有变动,之后航空集团、事业部及下属企业的编制也要进一步压缩。



万水千山总是情,点个关注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