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倒计时,3个诀窍专治孩子拖拉,这样做比吼十万遍管用

文丨嘻嘻的皇额娘【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人所有,抄袭必究,欢迎评论、 转发 、分享 】


最近又有很多妈妈私信我,主要都是在为孩子的拖拉而头疼:“孩子一到晚上7:00开始写作业,静就不下心来,一会儿削铅笔,一会儿找橡皮,一会儿上厕所,每天都要磨蹭到晚上十一点多钟才把作业写完”、“我家孩子从小就拖拖拉拉,有一次我们约好早上去动物园,他6:00就起床了,但是到了7:30,没洗完脸,”“我家孩子是个赖床鬼,每天早上都要叫他五六次,每次叫他都说再睡5分钟,结果才磨磨蹭蹭的爬起来,每天早上我都被她折磨得很痛苦”……

每个妈妈都会有过一段时间,是盯着孩子完成各种各样的事情,也许是妈妈之前督促,让孩子形成了一种习惯,又或者是孩子们干脆就是在偷懒的,妈妈不在还好,或者妈妈不在身边,有些孩子就会立刻变得拖拉起来,一旦家长不在督促了,不管那件事有多重要,多紧急,孩子们都会不紧不慢的。

如果孩子没有时间观念,我们还可以对孩子进行培养,如果干脆是在偷懒,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就要格外注意,否则说多了孩子会烦躁,说少了又起不了到教育的作用。

不过我们也要好好想想,看一看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孩子如此拖拉,看看我们家长是不是也要承担责任。因为孩子没有人督促就会变成拖拉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因为我们之前总是督促孩子,才是孩子形成这种不良的习惯,那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1、借助游戏建立起时间观念


时间对于孩子来说是抽象的,孩子可能理解不了时间飞逝的意思,究竟是个怎样的概念,比如我们可以跟孩子一起玩一种几分钟的游戏,这种游戏是让孩子在一定的时间内做一件事情,使孩子们能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眼前要做的事情的关系,我们可以5分钟为限,定时提醒完成时间。

或者与孩子比赛收拾玩具,或者和他一起阅读故事书,同时我们还要告诉孩子,刚刚过去的5分钟,已经在游戏中用完了永远都找不回来了,而孩子却学会了收拾玩具,学会了几个生字,这就是那流逝的5分钟得到的收获。



2、约定好的时间要遵守


孩子之所以不觉得时间紧迫,可能是我们父母在最开始的时候,就向孩子传递了一种时间其实是够用的概念,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假如孩子要去上学了,如果孩子7:30必须出门,我们可能会将最后的时间限制在7:25,从7:25开始我们就不断的给孩子放宽时间,“我再给你5分钟,快点要迟到了”。

我们之所以这样说就是想让他快一些,可我们家长却很安心,因为我们自己知道已经先留了一个5分钟的缓冲期,也就是说即使在7:25孩子并没有准备好,我们依然能保证孩子在7:30出门,这样一来孩子就觉得原来时间永远都是够的呀,妈妈说要迟到了,可能我们还没有迟到。

3、学会巧妙运用督促方法


虽然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在自觉主动的情况下去处理孩子自己的事情,可孩子毕竟是孩子,自觉能力很差,没有能力管住自己,所以在此之前父母对孩子的督促是必要的,但是要注意每次说教的方式,不要简单粗暴的吼叫。

比如看到孩子写作业磨蹭时,我们可以走到孩子旁边幽默地说:“写作业的手是不是不喜欢铅笔呀?怎么手总是不动呀?”这时孩子就能意识到我们是不是在催促他了,当我们不在孩子身边时,我们也可以提前告诉孩子,你要努力让手和铅笔成为朋友啊,能做到吗?这种幽默的说法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孩子会觉得这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这样孩子就会主动在家加快写作业的速度

我们看到现在很多年轻人在工作时磨磨蹭蹭,对于任何人来说拖拖拉拉都是一种坏习惯,对于孩子来说更是如此,会让孩子的什么事情都不能按时及时完成,会磨掉孩子的热情与斗志,会给孩子带来压力和困苦,

最终会让孩子的生活变得一团糟,尤其是值得我们警醒的是,孩子的这种坏毛病会带到成年,成为孩子成功路上的绊脚石。



请关注:嘻嘻的皇额娘,让我们一起通过关注和帮助孩子“好”的方面的成长,来压缩孩子“坏”的一面的成长空间,在孩子成长路上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图片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