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还原一个真实的达芬奇》

我们都知道世界画坛巨匠达·芬奇。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确切地说是“美术三杰之一”。

他的杰作《蒙娜丽莎》是家喻户晓,民间猎奇者对于蒙娜丽莎的身份和神秘微笑,更是津津乐道。

关于达·芬奇和他的代表作《蒙娜丽莎》,我们还得从意大利文艺复兴说起。

一、关于意大利文艺复兴

1.到底什么是文艺复兴?

在14-17世纪 ,欧洲发生的文艺复兴运动,是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打着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旗号,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

虽然是一场推动历史发展的运动,却是典型的“挂羊头卖狗肉”行为,这是不是说明历史往往具有一定的欺骗性和两面性呢?

所以,凡是我们都要刨根问底,往深的想想,才能看清问题的真相。

2.那么,我们就要问问:文艺复兴为什么会发生在意大利?

文艺复兴为什么没有发生在中世纪欧洲文化中心的法国?也没有发生在当时强大的西班牙或葡萄牙?

意大利为什么会爆发这场影响整个欧洲的文化运动呢?

我们从"天时、地利、人和"几个方面来分析:

【文化契机】——天时

当时,奥斯曼正入侵东罗马帝国,难民逃命时还不舍得将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和艺术品丢掉,都给带到了意大利。

【地理位置】——地利

意大利地处欧洲东南角,背靠欧洲大陆,半岛深入地中海。是西欧和东方的贸易中转站。坐收渔翁之利!所以说,“干得好、不如生得好”。

【政治环境】——人和

分裂的意大利,小国林立,政治相对民主。这就像人一样,人的地位权力弱小,就愿意对人示好,就愿意改变。所以意大利欢迎也适合爆发新的文化运动。

万事俱备了,只欠东风!

【经济条件】——东风

东风,就是促进事物爆发的契机和引子。西欧和东方贸易的推动,让意大利很多城市繁荣富裕起来,给了文艺复兴适宜的土壤,于是种子发芽了,意大利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

3.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状况

西欧和东方的贸易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罗马帝国宗教力量开始势弱,商业资本蓬勃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力量逐渐站主导。

新兴阶层有钱了,但是他们还没有话语权和政治地位,又不能赤裸裸地干喊口号,所以,就假借复兴古典文化的台,唱了一出资产阶级思想的戏。

所以,他们开始大力投资文化复兴活动、赞助艺术创新人才。

当人文主义盛行,社会开始蔑视宗教禁欲主义、轻视封建门第观念,于是"全面发展的人"成为社会理想。

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人人都是全才,不仅仅是达·芬奇!

二、关于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

1.意大利文艺复兴文坛三杰;(文化旗手、前辈和基石)

意大利是人文主义文学的发源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者,被称为"文艺复兴三颗巨星",也称为"文坛三杰"(文艺复兴前三杰)。

文化艺术,文化先行、解放思想,说白了就是洗脑。艺术殿后,艺术构建的是看得见的形式,让大众加深印象,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所以,洗脑一般是从“感觉、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方面”,由内而外地、全方位、潜移默化地改变你对一件事物的看法。

你会发现,政治和文化艺术自古以来就是战场上的亲兄弟,是相互支持、互为矛盾的关系。在这个战场上大部分人比较遵守纪律,最终成为陪衬和炮灰,只有少数一些人不拘一格、能够建功立业。

下面这三个,就是那凤毛麟角的少数人。

2.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三杰;

列奥纳多·达·芬奇 米开朗基罗 拉斐尔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日渐成熟,其代表艺术家被誉为"美术三杰"(文艺复兴后三杰),他们分别是:列奥纳多·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

三人中,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都是多才多艺的大师,米开朗基罗雕塑最为著名,达·芬奇虽然完成的画作不多,却因画最具盛名。拉斐尔专长于绘画,可能是他英年早逝,也可能是因为他最温和、俊美,情人满天飞,忙于情爱之事。

艺术,寂寞之道。

米开朗基罗长相丑陋、性格孤僻,终生未娶,一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雕塑、绘画、建筑和诗歌;达芬奇虽然睿智帅气,却是同性恋、不好美色,所以他才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全才型”的研究。

看来“艺术家不能太漂亮”的论调,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达·芬奇作为美术三杰之一,虽然画作不多,却以其强烈的革新意识和精湛的绘画技艺,成就了达芬奇在绘西方画史上的地位。其代表作《蒙娜丽莎》更是缔造了艺术史上的传奇。

《蒙娜丽莎》真的有那么重要、那么伟大吗?

三、《蒙娜丽莎》是怎么家喻户晓的?

《蒙娜丽莎》的确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作品。《蒙娜丽莎》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代表作,是西方古代艺术史绕不开的话题。但在当时的重要程度,远没有像今天这样路人皆知。

是什么,把她变成世界上最著名的绘画作品的呢?

《蒙娜丽莎》被盗过程还原图

《蒙娜丽莎》被盗!

听起来怎么像是自编、自导、自演的一出戏呢?当时这事震惊了巴黎、引发了社会狂热。

有艺术家携带油画先被暴徒殴打,又被警察拘捕;盗画故事被写成小说、编成小品到处演出;大量的报纸铺天盖地刊印着蒙娜丽莎。。。

因为丢失事件,《蒙娜丽莎》被传播到了各地,全世界都认识了这位带着神秘笑容的女性。

一件事物一旦出名,便会带来名人效应,引发连锁事件。作为路人皆知的世界名画,带来的反应就更强烈了。于是各类专业人士粉墨登场,从各种角度开始解读《蒙娜丽莎》,只为了引起大众的关注。

四、蒙娜丽莎的N种传奇

1.最丑的《蒙娜丽莎》的草图;

这个蒙娜丽莎的草图,经权威砖家鉴定,确认是达芬奇的手迹。看来“珍珠出自丑蚌”确实没说错啊! 估计随便找个高考生,也不愿承认这是自己的作品,这样子估计很难读上我们的美术学院。

2.最早的《蒙娜丽莎》

左边这幅更早的蒙娜丽莎,也已确认是达芬奇的原作。看看像不像年轻时候的蒙娜丽莎?右边的蒙娜丽莎只是年纪大了、肌肉萎缩下垂了而已,所以笑起来也不是那么自信了。

就像明星年纪大了,嘴笑眼不笑,害怕有鱼尾纹,失去观众心目中年轻貌美的印象。这,说不定也是蒙娜丽莎神秘微笑的原因?!

3.画里面的《蒙娜丽莎》

画中画?有专家通过光谱分层技术,在不破坏画作的情况下,“看”到蒙娜丽莎画作表面以下,还有一层画面。也就是说,蒙娜丽莎里面还隐藏有另外一个美女,她才是真正的蒙娜丽莎!

画家在同一块画布上,画上几层不同的形象,这个很正常啊,也许是不满意,也许是为了节约,这也不能证明里面就是真的蒙娜丽莎对不对?

4.《蒙娜丽莎》的微笑比例

科学家用专业计算机解析了“全世界最有名的微笑”,分析显示,蒙娜丽莎的微笑中,有83%的快乐,9%的厌恶,6%的害怕以及2%的气愤。这是想要告诉我们,世界上笑得最迷人的公式和秘方吗?

5.没有笑容的《蒙娜丽莎》;

这幅没有笑容的蒙娜丽莎,据说也是达芬奇的原作。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人的两种风格啊?倒像是相隔几个世纪的新艺术装饰风格,难道那个时代就有人会穿越了吗?

6.外科医生眼中的《蒙娜丽莎》

至于外科医生的诊断,就更专业更奇葩了。他从多个角度进行了论证,蒙娜丽莎的微笑是因为缺碘、导致甲状腺的功能低下,控制不了其它表情造成的。因为蒙娜丽莎右眼睛下有个小肉瘤、眼睛里没有睫毛,也没有眉毛,另外发际线偏后,右手食指尖有点高,而且脸有些浮肿。

这应该就是职业病吧,“警察看所有人都像坏人”!

7.蒙娜丽莎眼中的签名

现代人拿着各种仪器,有从蒙娜丽莎眼睛的瞳孔中发现了蛛丝马迹,竟然有达芬奇刻意隐藏的签名缩写。。。

8.自画像的《蒙娜丽莎》;

还有自画像之说的《蒙娜丽莎》,夫妻相?。。。

9.《蒙娜丽莎》中隐藏的动物;

隐藏着四种动物(水蛇、猴子、狮子、水牛)的《蒙娜丽莎》。。。

10.《蒙娜丽莎》中隐藏的外星人;

还有隐藏着外星人的《蒙娜丽莎》。。。

总之,无奇不有、不一而足!

自然中本来就有许多类似和巧合。就像你捡起一块有花纹的石头,看见天空堆积的白云,总会有很多相似的联想。

我们在感叹这些奇葩状况的同时,真是佩服大众的想象力。

不管这些解读靠不靠谱,它们和失窃案一起,加深了《蒙娜丽莎》的神秘感和传奇性,达芬奇在大众心目中的艺术地位也随着各种奇闻水涨船高,以至达到惊为天人的程度。

达·芬奇究竟是人还是神?

五、接下来,让我们重新认识达·芬奇

1.你不知道的达·芬奇

【私生子】

莱奥那多·达·芬奇1452年4月15日诞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与比萨之间的芬奇村。父亲是一位公证人,母亲是个农家女,达·芬奇是他们的私生子,不久生母改嫁,父亲再婚。达·芬奇在祖父的庄园中长大。

作为一个私生子,妈不疼、爹不爱,达芬奇的性格却没有明显缺陷,说明他是一个内心坚韧的人。

【文盲】

达·芬奇从未受过任何正规教育。

他在家里自学了阅读、写作和数学等基础知识。后来向大自然学习一切。没有接受正规教育正好培养了他独立思考的能力,他只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和双手尝试的,不被前人的成就和思想限制。

谁说“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左撇子】

达·芬奇和毕加索一样,有诵读障碍,通常这类人的空间想象能力更强。他可以用左手绘画。左手受右脑支配,主导形象思维,说明达芬奇形象思维能力强;他还能右手向后倒着书写,这证明他的逻辑思维能力也超强。

【同性恋】

达·芬奇24岁的时候,和几名男性同伴因鸡奸罪而被捕入狱。证明达芬奇有同性恋倾向,这至少佐证了他为什么长相俊美却少有绯闻。

在15世纪的佛罗伦萨,鸡奸罪是死罪。虽然最终因证据不足被释放,达芬奇还是离开了佛罗伦萨,出走他国。

看来达·芬奇也是爹娘生养的正常人,也有优缺点。

2.达·芬奇的老师也是全才

达芬奇的老师“安德烈·德尔·韦罗基奥”也是有名的全才!韦罗基奥多才多艺,对数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有广泛研究。

达·芬奇跟着师傅学习素描、绘画和雕刻,还涉猎科学研究,技术等。达·芬奇在艺术、科学、天文等领域取得的成就,与韦罗基奥的多方教导是分不开的。

那个崇尚“全才”的巅峰时代,并不是只有达·芬奇一个人是全才。

3.达·芬奇的主要绘画技巧及艺术贡献;

【人文精神】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赋予绘画人文精神是新兴资产阶级发展的需要、是当时艺术追求的主导方向。人文精神不仅体现在人物的表情姿态上,也反映在俗世的自然背景和真实的空间透视上。

【明暗转移法】

达·芬奇的“明暗转移法”,将物体的光影、投影柔化,融入到转折和空间里面去,让形体更圆润、更饱满,物体周围的轮廓因为柔化,更向后转、体积感更强,空间感也更强。

物体最突起、最清晰的地方则留给了最亮的高光部分,这也让物体的体量感超越同时代画家,具有了一些现代的3D效果。

【艺术理论系统化】

达·芬奇把透视、解剖、明暗和构图等细碎的知识整理成为系统的理论,虽然画作不多,但关于绘画的形式和技术革新对后来欧洲绘画的发展影响很大,使当时绘画的表现水平发展到新的阶段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科学艺术结合】

他还研究生理学和医学,亲自解剖尸体绘制了人体解剖图,记载了人体构造,用蜡制成人脑内部结构模型,用玻璃和陶瓷制作心脏和眼睛模型,医学家们公认:达·芬奇是近代生理解剖的始祖。

4.全面发展有时代的“伤”,半途而废是个人的“痛”

因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格,创造了文艺复兴时期灿烂的文化。但由此带来的个人主义又展现出它丑恶的方面,文艺复兴时期利己主义在意大利的表现:赌博、复仇、大量暴力事件、犯罪和两性关系的紊乱。

这是时代的两面性。作为个人,即便是完美的全才,也具有人格的两面性。

作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全才”达·芬奇,他在工程学、机械学、医学、地质学、植物学、水利学、军事学等领域都有深厚造诣和各种奇思妙想。

他留存下的7200页各类笔记手稿包罗万象,涉猎领域之广之深,在人类文明史上恐无人与之比肩。

但是他许多画作都没有完成,很多机械品都停留在效果图的空想阶段。

达·芬奇没有接受系统教育,没有明确专一的研究方向,好奇心重、求知欲强、什么都去尝试,但很少坚持完成。

我们不能说达·芬奇浅尝即止、学艺不精。站在那个全才时代的肩膀上,加上达芬奇的聪明绝伦,可以说他在多方面都是有一定建树的。但是,缺乏深度和完成度!

我们换个角度想一下,如果达·芬奇不是到处挖井,他的天分和精力集中放在任何一处,他都可以创造出惊天动地的成就来,从而改写时代。

但历史有他的偶然性、也有必然性,作为一个社会人,想要完全摆脱社会影响几乎是不太可能的。

无疑,达·芬奇是“全才”时代的巅峰代表,是浪潮上一朵璀璨的浪花。但他始终是一个有血有肉、有长有短的人。他多方面的成就,是站在时代前人的肩膀上、依靠自身的天分和执著来逐步完成的,他的人生,也是一个伟大而不无遗憾的人生。

再优秀的人也不是神!无上限的神化,只会带来虚妄和怀疑。

六、一个洁净的达芬奇对艺术审美鉴赏的意义

达·芬奇的绘画作品有它自身的价值和重要性。但是《蒙娜丽莎》能够世界知名,具有它的偶然性和事件性。就像明星效应,实力加机遇,造就了超级巨星。

在历史上,最出名的并不一定就是最厉害的,但我们不能否认,他是最有影响力的。

但是,当这种影响力成为一种社会误导,变成盲目的跟风,我们该怎么跳出这种艺术自欺的怪圈?

当我们无视其它艺术珍品、直奔她而去,当大家遥望蒙娜丽莎模糊的微笑,我们真的感受到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了吗?

蒙娜丽莎微笑依旧、闭口难言。艺术家早已离场,艺术的本意和作品的真意都不重要了,展览现场变成了全民打卡的秀场。

神坛上去了,就下不来了。

没有人愿意去怀疑这个既成的事实。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世间万物都是为我所用、为我服务的,只要能满足所需,艺术真谛有那么重要吗?

下行的路由于惯性,总是轻松的;上行的路因为重力的牵扯,总是辛苦的。如果下行是沉入生活的湖底、上行能看到人生的精彩,相信多数人还是会选择上行。

所以,出于欣赏、鉴赏的目的,我们看艺术品不能只看表面热闹,要付出耐心、看清内在的门道!

刻意神化艺术品、艺术家,有违艺术的本质,因为艺术的本质是直面人心、分享美好。

虽然艺术品一旦流入市场,就成了商品,但虚高哄抬艺术品,也会失去艺术传播的意义; 故意神秘化艺术的内涵会误导观众的审美取向,最终走向艺术的反面。

通过《蒙娜丽莎》重新认识达·芬奇,不是怀疑艺术家的价值,而是想还艺术一个洁净的真身。

还原艺术的本来面貌,给每个人看清艺术、欣赏艺术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