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打脸了哪些人?

什么叫成功,只有商演才叫成功,观众花钱了,你就成功了——郭德纲。

什么叫成功,只有商演才叫成功,观众花钱了,你就成功了。

这句话用在现在的电影圈里同样适用。只不过《哪吒》的成功靠的不是角儿的影响力。靠的是下面三点。

1.对内容的精益求精

这部电影历经两年剧本打磨,三年后期制作。剧本一共写了66稿。分镜头从5000个精简到2000个。由60多家制作团队、1600多位制作人员参与。全片特效镜头占了近80%,由全国20多家特效团队制作完成。

导演以及整个团队抱着对自己作品极度负责的精神,完成了这部巨作。

2.对命运说不行

导演饺子,本来是一名医生,但是凭着对动画热爱,他决然的选择了转行。为了证明自己,他一个人经过三年半的努力,终于在2009年制作出了16分钟的短片《打,打个大西瓜》。《打,打个大西瓜》获得了包括柏林国际短片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等30多个奖项,是一部风靡网络的动画片,被众多网友称为“国产动画最优秀的作品”、“华人最牛原创动画短片”。

在这期间收到了来自家人、朋友的冷落,他一直在孤独前行。就像影片的哪吒一样,最后终于爆发。

不认命是哪吒的宿命,也是饺子的宿命。更是千千万万怀揣梦想的人的宿命。

3.专业的匠人精神

一个人不是说有梦想就会成功,只有踏踏实实的实干。饺子凭借一己之力作出了《打,打个大西瓜》动画短片,而在《哪吒》中,他则是一人身兼多职。从剧本到制作,从美工到特效,带着1600多人制作出这部电影,饺子每个环节都参与,包括表演,特效方案。

祝贺《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突破40亿。

《战狼2》《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打脸了那些只注重明星效应、不懂得开发新题材的电影人。更打脸了那些无所事事、浑浑噩噩混日子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