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哪吒》看婚姻家庭教育

前阵子,一部国产动画片《哪吒》效果震撼一票动画迷。趁着周末,赶了个热潮,满座。

故事剧情一般,但演绎动情。孕育三年降生一胎,因申公豹与龙王早已私下勾结,趁灵珠投胎之际偷盗灵珠降生到龙王之子敖丙身上,而魔丸则误投哪吒肉体。自此,灵珠魔丸投胎前便被约定的三年天劫,为之后的故事发展埋下伏笔。

全剧故事简短,辐射范围有限,但故事内容紧凑且人物性格特征极具代表性。虽是动画,却折射了太多成人世界里的悲欢离合。

太乙真人,一个嘻哈但忠信正义的神仙,他更像是久居职场深谙人性,又容易安于现状只图安稳的老实人。偶尔会在工作上犯点小错,但大是大非面前从不糊涂,忠于职守且乐观包容。这种人,是可靠的朋友,也是愿意托着你成长的好领导。

李靖,从出场到结束话不多,但每一帧画面都在树立一个伟大而又传统中国父亲的形象。哪吒出生前已被孕育三年,三年之间只展现一个画面就是,李靖陪着自己的夫人出街,一路揽着胳膊,将一路吃喝又脾气暴躁的妻子小心护在怀里,仅这一个举动已经是对那些在妻子辛苦十月孕期中不闻不问甚至还出轨的男人极大的讽刺。他是一座城的首领,工作中威严庄重,脱下军装始终记得自己是个丈夫,能放下所谓的面子陪妻子过寻常日子,这才是一个成熟的男人该有的样子。

哪吒成长过程中,李靖作为父亲是有空缺的,从头到尾只有妈妈陪着嬉闹的场景,这点陪伴对于哪吒而言依然缺憾,所以,在生死关头,哪吒只说如果还有机会,希望父亲能陪着自己踢一场毽子。那一句,哪吒说的很小心,但能听出来满满的委屈和期待。这个场景设置,我想,应该是想让家长们都好好反思自己吧。如今快节奏的社会发展,职场男女对职业发展付出的时间精力都较多,尤其是男性,在短暂的职业生涯里,尤其是在有家庭后,都会拼了命的在职场拼杀,工作是工作,下班了还有加班和应酬。所以,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亲时常缺席。父亲这个角色,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只是一个称谓。

孩子小的时候,也许会问爸爸去哪了,但时间久了次数多了,慢慢就在习以为常的状态里学会闭嘴。于是,大家都习惯了中国家庭中父亲缺席教育的状态。无论是开家长会,还是出门买菜、陪伴孩子学习,哪怕只是接送,大部分家庭都是妈妈。大家约定俗成的认为这是妈妈应该做的,偶尔父亲能陪孩子写写作业、陪着孩子聊聊天出门玩一下,感觉都像是得到了莫大的恩赐,瞬间就成了别人家的丈夫和别人家的爸爸。其实,作为一个家庭成员,一个爸爸,难道这不是应该的吗?

但作为男人而言,确实也不容易。男人在这个功利的社会上生存,压力很大。小时候也许拼家庭背景和实力,但长大之后,尤其是成家立业后,拼的就是个人本事了。来自现实的压力和对比,往往会让男人们不得不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工作上,关注家庭的时间自然会更少。当然,少数对于生活毫无规划,也不想承担家庭责任的男人,即便天天玩手机刷抖音,或者在外面跟狐朋狗友吹牛喝酒,从不会给家庭应有的责任,逃避责任。这种对比,挺悲哀。

多数传统家庭的父亲,对家庭的付出更多像李靖,沉稳且踏实。话不多,但在关键时刻总能兜住一切。他会放下尊严,放下自我,只为守护小家的安宁。哪吒闯祸,他会护妻儿在怀里,为保自己孩子一命,着急用自己多年职场拼杀得来的尊重作保;为求哪吒三年后可躲避天劫,登上天界求一对”换命符“,并悄悄作为生日礼送给戴在哪吒身上;在哪吒三岁生日宴之前,为给孩子一个隆重的生日,放下面子宴邀请本不愿赴宴的乡里乡亲。

这部动画最让人感动的一幕是,哪吒闹脾气黑化之后,太乙真人送给哪吒的那头猪,倒叙给哪吒放了三年前李靖登上天庭求“换命符”时那一句“因为他是我儿“。铿锵有力,让人忍不住鼻头一酸。

李靖夫人,非常像当下的职场妈妈。像战士一样每天在职场拼杀,尽职尽责。换下戎装还要对孩子抱有一片柔情,陪伴不够,怕孩子走歪路,怕照顾不好影响孩子成长,有作为妈妈的愧疚。总以为可以平衡,但始终无奈。

敖丙,本性纯良,出场完美,正义又帅气,且重情义。但性格软懦,没有接受正向的家庭教育观念引导,更没有好师傅。所以,被原生家庭捆绑,思想偏激,活的太累。好在,最后本性战胜后天的教育,突破家庭教育的壁垒做真正的自己。

哪吒,看起来混不吝的孩子。敏感善良,正义感十足,且重情义有担当。他笑起来的时候有几分邪气,但面对弱小的时候,眼神里常常闪着光,尤其是那个被他救起来的女宝宝要他抱的时候,他的眼神里满满的爱意,伸出的臂膀里都是认可和想要被接纳。但那些对他存有误解的大人对他的态度,令他难以释怀。他愤恨却又懒得解释,眼神里有幽怨,更有遮掩的伤。他承受的更多是来自外界的不理解和偏见,想要让人们重新认识他,却总是机缘不合。他的记仇都是表象,只是希望被理解和接纳。他本性善良,面对坏人坏事勇出头,只是有些鲁莽,所以,常因为坏人的圈套加深被误解。

哪吒身上有着孩子气的一面,古灵精怪,顽皮淘气。他渴望被关注,被陪伴,也希望得到应有的关怀,但是他的家庭环境注定他无法得偿所愿,一半因素是因为大家惧怕他是魔童不敢跟他玩,另一半是他的父母忙于工作,没有太多时间陪伴,这都教会他从小的生活环境中要学会习惯孤独。他的笑里有几分玩世不恭,但更多是内心对陪伴的渴望。他会用冷漠将人拒之门外,因为他怕被拒绝,先把别人挡开就不怕失望,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只有幼稚的孩子才拿来表达不满,毕竟,他始终是个孩子。

哪吒就是个早熟的孩子,看得懂一切人际,但却始终保持自我,不屈服于谁。他对感情非常真挚,初识的朋友就会非常走心。在他得知自己要办三岁生日宴的时候,第一时间手写一份请柬,亲自送给敖丙,那一幕特别走心。他离开的时候,一边特别强调敖丙一定要来,另一边还双手插兜装酷的样子,真是可爱又让人心疼。

他有担当,从不怕事,因为有父母良好的教育引导,他虽敏感,自带魔丸体质,但分正邪,能辨别是非,也能给予相应的回应。所以,在敖丙带命令要掩埋村镇的时候,他以一己之力奋起对抗,生死无畏。生死关头,当原本对他充满敌意和抵触的村民在获救后,纷纷围上来朝哪吒跪拜的那一刻,哪吒笑了,是释怀。他不是为了证明什么,只是为了做回自己,让别人认识真正的自己。那一笑的背后,经历了几年的委屈都烟消云散。当要面临天劫的时刻,他第一时间保住自己的父母,对着父母拜别的那一刻,让人动容。生养之恩,无以为报。

命运总是有眼。都以为是悲伤的结局,最终是意外的惊喜,我们都当作命运的馈赠。在最后的最后,哪吒的魂魄还在,只是肉身遭遇天劫。电影终究是美好的,但给人们的启发却不限于童话本身。

每个人都是哪吒,大多数普通原生家庭的不美满都容易让人处于缺乏安全感的状态,也都在长大的过程中拼命努力证明自己。偶尔混不吝,时常发神经,但本性中自带善良,虽偶有人性中的恶,但知进退懂人性。要相信,只要坚持正义,能学会屏蔽卑劣,坚持在向善友好的环境中成长,拥有好的领导和真诚的朋友,命运的起伏虽然不同,但最终都能走向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